中医古籍
  • 《圣济总录》 中恶心痛

    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神安静,则邪无得而干,若心气不足。精神衰弱,邪恶之气,因得干止,连滞心络,令人气不升降,卒然心痛如刺,闷乱欲绝者,中恶心痛也。

    治中恶卒暴心痛,不可忍。升麻汤方

    升麻(一两半) 芍药(锉炒半两) 大黄(锉醋炒二两) 鬼箭羽(一两) 鬼臼(切炒一两)一两) 朴硝(半两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以利为度,若痛不止,服后芍药汤。

    治中恶心痛。赤芍药汤方

    赤芍药(锉炒二两) 桔梗(炒一两半)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二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中恶心痛,绕脐 刺白汗出。芎 汤方

    芎 (半两)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一两) 鬼箭羽(一两) 干姜(炮裂一分)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甘草(炙锉)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各半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中恶心痛。丁香汤方

    丁香 芍药(锉炒) 槟榔(湿纸裹煨锉) 吴茱萸(汤浸焙炒各一两) 白术(三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中恶心痛,两胁胀满。犀角汤方

    犀角(镑一两)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四十九枚)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 甘草((别研一分)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童子小便半盏,前取一盏,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温服。

    治卒中恶,心腹刺痛,去恶气。犀角散方

    犀角(镑) 木香(各半两) 麝香(细研一分)

    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二钱匕,空腹以熟水调下,未止再服。

    治中恶心痛,腹胀闷。大黄散方

    川大黄(锉碎微炒) 赤芍药 川升麻 鬼箭羽 鬼臼(去须) 桂心 桔梗(去芦头)柴

    上九味,捣筛为散,每服三钱匕,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中恶心痛不可忍。沉香散方

    沉香(半两) 赤芍药(半两) 醋石榴皮(半两锉微炒) 桔梗(半两去芦头) 槟榔(一两)

    上六味,捣筛为散,每服三钱匕,以水一中盏,入葱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曾世荣
  • 作者:
    曹世荣
  • 作者:
    李珣
  •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作者: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