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有曹姓讳镗者,九月重阳,以胸膈不舒畅,而谒南溪兄为治,诊未竟,予至。南溪兄起语曹曰∶舍弟高手,浼诊之。诊讫未有言。而南溪私问曰∶曹何如脉?予曰∶不治。会易货者沓至,予亦别去,曹果次年二月死。南溪兄问曰∶何曹无它病,而弟见脉即断不治,何也?予曰∶其脉两寸洪滑搏指,两关微弦,两尺微弱,《难经》所谓溢脉也。九月深秋,木凋零时也,不宜弦大,大则上盛下虚,至二月木旺,木能生火,火木性皆上升不下,下无真阴以相济,是有阳无阴,有升无降,《内经》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以断曹子二月当呕吐而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