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施泾阳先生内人,年五十八,左胁有痰饮,每升至咽间,即胀闷不知人事,遍身皆胀,不能卧,小水赤。诊其脉,两寸关洪滑,六部皆数。予谓此痰火症也,痰生热,热生风,故每发人事不知尔。乃与牛黄清心、凉膈丸同黑虎丹服之,夜遂得睡,人事亦安静。再以二陈汤加滑石、竹茹、郁金、薄荷、黄芩、前胡,加灯心、生姜煎服,全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