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陈觉宇丈,常山县人也。年四十有三,体肥患痰火,十年多矣。每月必一发,或劳心过度则二发,吐痰身热,吼喘,饮食不进,不能倒头而睡,合目则乱语,面赤头痛,遍身痰气走动,牵扯作痛,必俟吐出痰后则耳始不鸣,目始不泪。素服风痰药南星、半夏之类不效,后服参也仅止四五个月。诊其脉两寸洪滑,两尺沉微,殆上盛下虚之候,法当清上补下。以橘红、贝母、茯苓、甘草、桔梗、杏仁、前胡、钩藤、天麻、酒芩、枳壳水煎服之,夜进七制化痰丸,再以八味丸加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空心服之,半年而瘳。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陈觉宇丈,常山县人也。年四十有三,体肥患痰火,十年多矣。每月必一发,或劳心过度则二发,吐痰身热,吼喘,饮食不进,不能倒头而睡,合目则乱语,面赤头痛,遍身痰气走动,牵扯作痛,必俟吐出痰后则耳始不鸣,目始不泪。素服风痰药南星、半夏之类不效,后服参也仅止四五个月。诊其脉两寸洪滑,两尺沉微,殆上盛下虚之候,法当清上补下。以橘红、贝母、茯苓、甘草、桔梗、杏仁、前胡、钩藤、天麻、酒芩、枳壳水煎服之,夜进七制化痰丸,再以八味丸加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空心服之,半年而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