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查古籍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中寒者,交一阳之后,时令过于严寒,突受寒淫杀厉之气,卒然腹痛,面青吐泻,四肢逆冷,手足挛蜷,或昏闭身凉,或微热不渴等证。丹溪曰∶仓卒中寒,病发而暴,难分经络,温补自解,斯说似乎灭裂,其实有三阴之别焉。盖太阴中寒,则脘中作痛,少阴则脐腹作痛,厥阴则少腹作痛。见证既分,更当审其脉象,如沉缓中太阴,沉细中少阴,沉迟中厥阴,若此别之,庶几导 。如果脉微欲绝,昏不知人,问之不能答,似此难分经络,始可遵丹溪用温补之剂,急拟挽正回阳法治之。三阴中寒,皆以甘热祛寒法治之。若寒中太阴,以干姜为君,少阴以附子为君,厥阴以吴萸为君。吐甚加藿香、豆蔻,泻甚加苍术、木香,筋挛者佐以木瓜、橘络,呃逆者佐以柿蒂、丁香。临证之间,切宜细辨而治,庶无贻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