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寒痢之症,多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冷则凝滞,中州之阳不能运化(中州:指脾也。《难经·第四难》:"脾者中州"。),清气不升,脾气下陷,以致腹痛后重,痢下白色,稀而清腥,脉迟苔白者,当去其寒,兼扶脾土,则痢自止,宜用暖培卑监法佐以楂炭、木香治之。但寒痢亦有呈赤色者,不可不别,总以脉迟苔白为据。倘脉数苔黄,便为热痢,温热之品又不可乱施也。须细辨之。
『歌括』
寒痢冷饮过贪凉,寒滞中州不运阳。
腹痛后重二便白,清腥脉迟苔白茫,
祛寒扶脾痢自止,暖培卑监佐楂香。
又有寒痢下赤色,脉迟苔白辨症详。
脉数苔黄为热痢,温热之品不可尝。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寒痢之症,多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冷则凝滞,中州之阳不能运化(中州:指脾也。《难经·第四难》:"脾者中州"。),清气不升,脾气下陷,以致腹痛后重,痢下白色,稀而清腥,脉迟苔白者,当去其寒,兼扶脾土,则痢自止,宜用暖培卑监法佐以楂炭、木香治之。但寒痢亦有呈赤色者,不可不别,总以脉迟苔白为据。倘脉数苔黄,便为热痢,温热之品又不可乱施也。须细辨之。
『歌括』
寒痢冷饮过贪凉,寒滞中州不运阳。
腹痛后重二便白,清腥脉迟苔白茫,
祛寒扶脾痢自止,暖培卑监佐楂香。
又有寒痢下赤色,脉迟苔白辨症详。
脉数苔黄为热痢,温热之品不可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