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白毛委陵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毛委陵菜别名

    热干巴[蒙名]

    来源

    蔷薇科白毛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Bunge,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内蒙古。

    性味

    苦、酸,凉。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止血。主治子宫功能性出血。鼻衄。

    用法用量

    配方用,1~2钱。血热重者凉服,轻者温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白毛委陵菜拼音注音Bái Máo Wěi Línɡ Cài英文名Lanrgecalyx Cinquefoil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大萼委陵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conferta Bge.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耕地边、山坡草地、沟谷、草甸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态

    大萼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木质化。花茎被短柔毛及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毛长可达3-4mm。基生叶为羽状复生叶,小叶3-6对,对生或互生;叶柄被短柔毛及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托叶膜质,褐色,外被疏柔毛,有时脱落;小叶片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5cm,宽0.5-2cm,先端圆钝或呈舌形,基部常扩大,叶缘羽状中裂或深裂,但不达中脉,裂片三角形、三角披针形或带状长圆形,边缘微向下反卷或有时不明显,上面绿色,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下面被灰白色绒毛,沿脉被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小叶对数较少,托叶草质,常齿牙状分裂或不分裂,先端渐尖。花两性;聚伞花序,花梗被短柔毛;花直径1.2-1.5cm;萼片5,三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5,披针表或长圆披针形,先端圆钝或急尖,比萼片稍短或近等长,果时显着增大;花瓣5,倒卵形,先端圆钝或微凹,比萼片稍长,黄色;花柱圆锥形,基部膨大。瘦果卵形或半球形,直径约1mm,具皱纹,稀不明显。花期6-9月。

    归经

    肝;肾经

    性味

    苦;酸;凉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主崩漏;鼻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3-6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酸,性凉。有止血、凉血的功能。用于子宫功能性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ū Pí Sōnɡ Luó别名天蓬草、云雾草、树发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萝科植物粗皮松萝的地衣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nea montis-fuji Mo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从林中树干上铲下,除去杂质,扎成小把,晒干。生境分......
  • 拼音注音Cū Pí Wā别名癞皮蛙英文名toad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粗皮蛙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arugosa (schlegel).采收和储藏:夏季捕捉,捕得后,洗净,鲜用或烘干。生境分布生态......
  • 拼音注音Cū Cāo Fènɡ Wěi Jué别名井口边草[云南]来源蕨类凤尾蕨科粗糙凤尾蕨Pteris laeta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西南地区。性味微苦、淡,寒。功能主治消炎止痢,舒筋接骨。主治慢性肝炎,痢疾;腰背痛,骨折。......
  • 拼音注音Cū Kānɡ Chái别名香桂树、香檀、痢灵树、吕宋楸荚粉[腺体粉末]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Muell.-Arg.,以果实表面的粉状毛茸和根入药。根随时可采,腺毛及毛......
  • 别名皱柄羊肚菌、粗腿羊肚菌、羊肚菜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粗腿羊肚菜Morchella crassipes (Vent.)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春夏之交雨后产生于混交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益肠胃,化痰理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