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粗叶卷柏

    拼音注音Cū Yè Juǎn Bǎi别名

    肺筋草、石上柏、凤尾草、鸭头草、银肺筋草

    英文名Roughleaved Spikemoss出处

    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中国药用动物志》:应用同于海龙。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粗叶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trachyphylla A.B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原形态

    植株高25-35cm。主茎禾秆色,常可在分枝处着生支撑根;侧枝密,多回分枝。营养叶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二型,背腹各3列。侧叶(背叶)上面有单细胞短刺毛及颗粒状突起,粗糙,卵状长圆形,长2-3mm,宽1.2-1.5mm,钝头,叶缘有微齿牙及缘毛,中叶(腹叶)短卵状长圆形,长2-2.1mm,宽1-1.1mm,龙骨状,有缘毛,先端具芒。孢子囊穗四棱形,长5-10mm,生于枝顶;孢子叶卵状三角形,渐尖头,边缘有细齿,4列,交互覆瓦状排列。大孢子囊圆肾形,生在囊穗基部,小孢子囊圆肾形,生囊穗上部或囊穗全为小孢子囊;孢子二型。

    归经

    肝、肺、心三经

    性味

    淡;凉

    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凉血止血。主肺热咳嗽;肺痨;便血;痢疾;烫火伤;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外用:适量,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uān Lí别名棠梨刺来源蔷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消食积,化瘀滞。主治肉食积滞,消化不良,泄泻,痛经,产后瘀......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楝子拼音注音Chuān Liàn Zǐ别名金铃子、川楝实英文名FRUCTUS TOOSENDAN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
  • 别名木里仙来源榛科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tchuensis Franch.,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中南及西南各省。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健胃。主治食欲不佳。用法用量7~8钱,......
  • 别名土大黄来源蓼科川滇大黄土Rumex hastatus D. D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四川、云南。性味酸、涩、微辛,温。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润肺止咳。主治感冒,咳嗽,水肿,痰喘。用法用量0.5~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拼音注音Chuān Diān Qī Mù别名滇赤杨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川滇桤木的嫩茎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ferdinandi-coburgiiSchnei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嫩枝叶,或剥取树皮,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