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豺皮

    《中药大辞典》:豺皮拼音注音Chái Pí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犬科动物

    生境分布

    栖于山陵、森林中。群居,性凶猛,多在晨昏活动。分布黑龙江、吉林、河北、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广东、江苏、福建、四川等地。

    原形态

    豺(《诗经》),又名:豺狗(《埤雅》),红狼。

    体形似犬,身长1米左右,尾长约30厘米,体重约10余公斤。头宽,颜面部较钝,额低,耳直立,较短而圆,吻部较狼短。毛色随季节、产地而异,一般通身皆呈赤棕色,或棕褐色,背中部毛尖黑色,故在背中部出现棕褐色,在体后更深些。头上暗棕色,吻部浅褐色。腹部棕色或黄白色。四肢同于背色。尾略粗,末端全黑色。

    性味

    ①《唐本草》:"性热。"

    ②《日华子本草》:"有毒。"

    功能主治

    ①《唐本草》:"主冷痹脚气,熟之以缠病上,瘥止。"

    ②孟诜:"主诸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之,或烧灰和酒服之;其灰敷匿齿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豺皮拼音注音Chái Pí英文名Jackal skin出处

    出自《唐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豺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on lpinus Pallas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山地、丘陵、森林等处。而热耐寒,群居性,具猎食中型兽类之特性。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新疆、江苏、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态

    豺,形似狼而短小,头部较宽而吻较短,体重15-20kg,体长85-130cm。四肢较短,尾长略小于体长之半。耳端圆钝。乳头6-7对。尾毛较长。通常全身毛红棕色,或近灰棕色而杂以黑毛。头部、颈部、肩部及背部色调较重,并杂有黑色毛尖的针毛,腹面呈浅灰色、棕色或棕白色,口角部位及喉部也近于棕白色。四肢前面深棕褐色,内侧白以或淡灰色。尾端几近黑色,形成黑尾尖。夏季毛短而色深,红棕色尤显深重。

    归经

    肝;肾;脾经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消积;解毒;止痛;定惊。主疳痢;慝齿;脚气;冷痹;小儿夜啼

    用法用量

    内服:煮汁,或烧存性酒调,适量。外用:适量,烧存性敷。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冷痹脚气,熟之以缠病上,瘥止。

    2. 孟诜:主语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之,或烧灰和酒服之;其灰敷齿疮。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ì Jīnɡ Fēnɡ Dòu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翅茎蜂斗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alata Chun et How xe C.Chen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碎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
  • 拼音注音Chì Jīnɡ Xiānɡ Qīnɡ别名白四棱锋、枫茄香。出处浙江《科技简报·医药卫生部分》来源为菊科植物翅茎香青的全草。秋季采。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和丘陵地区。分布浙江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特殊芳香,高15~50厘米。全株被白色......
  • 《全国中草药汇编》:翠云草拼音注音Cuì Yún Cǎo别名剑柏、蓝地柏、地柏叶、伸脚草、绿绒草、烂皮蛇来源卷柏科卷柏属植物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Desv.) Spring,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
  • 拼音注音Cuì Yǔ Cǎo别名金鸡独立草(《王安卿采药志》),翠翎草、矮脚凤毛(《汪连仕采药书》),孔雀花(《粤志》).神锦花、鹤翎草、凤尾草、开屏风毛(《纲目拾遗》),龙须、剑柏(《植物名实图考》),蓝地柏(《植物学大辞典》),绿绒草(......
  • 拼音注音Cuì Lán Cǎo别名樱草根、野白菜、翠蓝报春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樱草Primula sieboldii E. Morren [P. patens Turcz. ex Trautv.],以根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性味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