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长圆叶艾纳香

    别名

    大黄草、大红草、白叶

    来源

    菊科长圆叶艾纳香Blumea oblongifolia Kita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酚性物质、甾醇、黄酮类。

    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极度敏感;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中度敏感;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轻度敏感。

    性味

    苦、微辛,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治急性气管炎,痢疾,肠炎,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尿路感染,多发性疖肿等。

    用法用量

    0.5~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石榴拼音注音Cì Shí Liu别名山石榴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以果入药。果成熟时采,去果柄及宿萼,晒干。性味微酸、苦,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痢。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白带......
  • 拼音注音Cì Zh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随采随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河流两岸或村落附近。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
  • 《中药大辞典》:刺竹笋拼音注音Cì Zhú Sǔn别名芳竹笋(《岭南采药录》)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生境分布通常栽培于向阳山坡或河流沿岸之较高处。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原形态箣竹(赞宁《笋谱》),又名:竻竹、答黎竹......
  • 拼音注音Cì Zhú Rú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砍取茎竿,刮去外层皮,然后将中间层刮成丝状,晒干。生......
  • 拼音注音Cì Tánɡ别名刺蜜来源豆科骆驼刺属植物骆驼刺Alhagi pseudoalhagi Desv.的分泌糖粒,其种子也入药。夏季将布或纸铺地下,用棍敲打,使糖粒落下即成;秋季采种子,晒干。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涩肠,止痛。刺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