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瓜叶

    《中药大辞典》:冬瓜叶拼音注音Dōnɡ Guā Yè出处

    《日华子本草》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叶片。夏季采取。

    功能主治

    治消渴,疟疾,泻痢,蜂螫,肿毒。

    ①《日华子本草》:"熁肿毒及蜂叮。"

    ②《纲目》:"主消渴,疟疾寒热;又焙研敷多年恶疮。"

    ③《随息居饮食谱》:"清暑。治疟、痢、泄泻,止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

    治积热泻痢:冬瓜叶嫩心,拖面煎饼食之。(《海上名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冬瓜叶拼音注音Dōnɡ Guā Yè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Waxgourd出处

    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取,阴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态

    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长约6m。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5-20cm,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叶片肾状近圆形,宽15-30cm5-7浅裂或有时中裂,裂片宽卵形,先端急尖,边缘有小齿,基部深心形,两面均被粗毛,叶脉网状,在叶背面稍隆起,密被毛。郑须生于叶腋,2-3歧,被粗硬毛和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被硬毛;花萼管大辩论,裂片三角卵形,边缘有锯齿,反折;花冠黄色,5裂至基部,外展;雄花有雄蕊3,花丝分生,花药卵形,药室呈S形折曲;雌花子房长圆筒形或长卵形,密被黄褐色长硬毛,柱头3,略扭曲。瓠果大型,肉质,长圆柱状或近球形,长25-60cm,径10-25cm,表面有硬毛和蜡质白粉。种子多数,卵形,白色或淡黄色,压扁。花期5-6月,果期6-8月。

    归经

    归肺;大肠经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主消渴;暑湿泻痢;疟疾,疮毒;蜂蛰。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敷。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治肿毒及蜂叮。

    2.《纲目》:主消渴,疟疾寒热;又焙研敷多年恶疮。

    3.《随息居饮食谱》:清暑。治疟、痢、泄泻,止渴。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壁钱幕拼音注音Bì Qián Mù别名壁茧(《本草拾遗》),白蟢窠(《海上方》),壁钱窠幕、白蛛窠(《纲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儿窠(《温热经纬》),壁钱茧(《陆川本草》),壁蚕茧(《药材学》)。出处《本草拾遗》......
  • 《全国中草药汇编》:宝盖草拼音注音Bǎo Gài Cǎo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来源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 L.的全草。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平。功能......
  • 拼音注音Bēnɡ Chuānɡ Yào别名山暗册、山崩砂、黄京木、山暗赤、黄金稍、白筋、白暗赤、白泡、山阴木、四大天王、山甜娘。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柏拉木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cochinchinensis ......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东岩白菜别名岩白菜[湖北巴东]来源玄参科巴东岩白菜Triaenophora rupestris (Hemsl.) Solerede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明目补肾。用法用量全草炖肉服,用量3~5钱。......
  • 拼音注音Bā Shān Hǔ别名金扣钮根(《陆川本草》),细钮扣根、扣子头(《南宁市药物志》),紫花茄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茄子“条。性味苦,平。①《生草药性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