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独蕨箕

    《中药大辞典》:独蕨箕拼音注音Dú Jué Jī别名

    蕨箕参

    出处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阴地蕨科植物绒毛阴地蕨。冬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杂木林下。分布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26厘米。须根多数,肉质。不育叶柄有灰白色绒毛。叶片长18~25厘米,宽24~27厘米或更宽,下部3~4回羽状,基部1对羽片最大,三角形,长达15厘米,宽6~8厘米,末回小羽片或裂片边缘有粗大重锯齿。孢子叶自不育叶的下部或近基部生出,比不育叶短,2~3回羽状,复圆锥形,长8~11厘米,柄长5~7厘米,小穗张开,疏松,有绒毛。

    性味

    微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滋补,平肝散结。治产后体虚,肝肾虚弱,疮毒,风毒,淋巴结肿,目中生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独蕨箕拼音注音Dú Jué Jī别名

    蕨箕参、蕨箕细辛、一朵云、蕨苗一支蒿、蕨蕨草、蕨蕨蒿、金扇子、山斛、阴地蕨、独脚鸡

    英文名Woolly Grape Fern出处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绒毛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pus lanuginosus(Wall.)Holub[Botrychium lanuginosum Wall.]

    采收和储藏:全草四季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600m的山地常绿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原形态

    绒毛阴地蕨,多年生草本,高达26cm。须根多数,肉质。不育叶柄有灰白色绒毛。叶片长18-25cm,宽24-27cm或更宽,下部3-4回羽状,基部l对羽片最大,三角形,长达15cm,宽6-8cm,末回小羽片或裂片边缘有粗大重锯齿。孢子叶自不育叶的下部或近基部生出,比不育叶短,2-3回羽状,复圆锥形,长8-llcm,柄长5-7cm,小穗张开,疏松,有绒毛。

    归经

    肝;肾经

    性味

    微苦;甘;微寒;平;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滋补;止咳平喘。主毒蛇咬伤;乳痈;疔疮肿毒;瘰疬;咽喉炎;肺热咳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uān Mínɡ Shēn别名明参、明沙参、土明参、沙参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明参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uanmingshen uioloaceum Sheh et Shan采收和储藏:移栽后于翌年4月上旬,挖取根......
  • 《中国药典》:川木通拼音注音Chuān Mù Tōnɡ别名淮通、淮木通、小木通英文名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 Franch. 或绣球藤Clematis m......
  • 《中国药典》:川木香别名木香、铁杆木香、槽子木香英文名RADIX VLADIMIRIAE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
  • 别名官桂皮[四川]、桂皮来源樟科樟属植物银叶樟(川桂皮)Cinnamomum argenteum Gamble 和三条筋树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以树皮入药。夏至前后采收。炮制剥皮,切成30~60厘......
  • 拼音注音Chuān Guì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银叶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mairei Lévl.[C.argenteum Gamble]采收和储藏:一般栽培15-20年,胸径达12-15cm时,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