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干漆

    《中国药典》:干漆拼音注音Gàn Qī别名

    漆树

    来源

    本品为漆树科漆树属植物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 的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一般收集盛漆器具底留下的漆渣,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蜂窝状细小孔洞或呈颗粒状。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具特殊臭气。

    贮藏

    密闭保存,防火。

    炮制

    取干漆,置火上烧枯;或敲成小块,置锅中炒至焦枯黑烟尽,取出,放凉。

    鉴别

    (1)取本品一小块,置瓷蒸发皿中,点火即燃烧,产生黑烟并发出强烈漆臭。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置热水浴中加热5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显墨绿色。

    归经

    归肝、脾经。

    性味

    辛,温;有毒。

    注意

    孕妇及体虚无瘀者慎用。

    功能主治

    破瘀血,消积,杀虫。用于妇女闭经,瘀血症瘕,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2.4~4.5g。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干漆拼音注音Gān Qī别名

    漆渣、漆底、漆脚(《中药材手册》)。

    出处

    《本经》

    来源

    为漆树科植物漆树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一般取漆桶内用剩的漆脚,晒干。密闭保存,防火。

    生境分布

    多生于向阳避风山坡。分布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地。

    原形态

    漆树(《蜀本草》)又名:山漆、渣苗。

    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幼时灰白色,平滑,者则深灰色,粗糙,成不规则之纵裂。幼枝有柔毛,后渐脱落。冬芽生枝顶。单数羽状复叶,螺旋状互生,长22~75厘米;叶柄长5~9厘米,基部膨大;小叶11~15,卵形或长方状卵形,长7~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广楔形或不整齐圆形,全缘;上面无毛或中脉生微毛,下面初有细毛,老时沿脉密生淡褐色毛;小叶柄短。花单性或两性;雌雄异株或杂生;花序圆锥状,腋生;花梗具短柔毛;花密而小,黄绿色;雄花花萼5,长圆形,花瓣5,长方状卵形,有紫纹,雄蕊5,着生于花盘边缘,花丝短,具退化子房;雌花雄蕊较小,子房1室,花柱短,柱头3裂。果序下垂,核果扁圆,直径6~8毫米,黄色。花期5~6月。果熟期11月。

    性状

    干燥树脂呈不规则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呈颗粒状或蜂窝状,有光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微有漆臭。用火点燃能燃烧,发黑烟,漆臭更强,以块整、色黑、坚硬、漆臭重者为佳。

    化学成分

    干漆是生漆中的漆酚在虫漆酶的作用下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的黑色树脂物质。

    炮制

    取擦净的干漆砸成小块,置煅锅内,上覆一口径较小的锅,上贴白纸,两锅沿的接合处,用黄泥封固,加热煅至白纸呈焦黄色为度。停火焖凉,取出打碎即成。或置锅内炒至烟尽、焦黑存性亦可。

    《日华子本草》:"入药须捣碎炒熟,不尔,损人肠胃。若是湿漆煎干更好。"

    归经

    入肝、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胃、大小肠三经。"

    ②《本草求真》:"入肝、脾。"

    性味

    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药性论》:"味辛,咸。"

    ③张元素:"辛,平,有毒。"

    注意

    孕妇及体虚无瘀者均宜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半夏为之使。畏鸡子。"

    ②《经验方》:"怕漆人不可服。"

    ③《本草从新》:"虚人及惯生大疮者戒之。"

    ④《本草求原》:"胃虚人忌之。"

    功能主治

    破瘀,消积,杀虫。治妇女经闭,症瘕,瘀血,虫积。

    ①《本经》:"主绝伤,续筋骨,五缓六急,风寒湿痹。"

    ②《别录》:"疗咳嗽,消瘀血痞结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肠,去蛔虫。"

    ③《药性论》:"能杀三虫,主女人经脉不通。"

    ④张元素:"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

    ⑤《本草原始》:"妇人产后血运,多用干漆火烧熏鼻。"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8~1.5钱。外用:烧烟熏。

    复方

    ①治妇人血气疼痛不可忍,丈夫小肠气撮痛:干漆一两(为末),湿漆一两。先将湿漆入铫子内熬,如一食饭间已来住火,与干漆末一处拌和,丸如半皂子大;每服一九,温酒吞下,无时。如小肠膀胱气痛,牙关紧急,但斡开牙关,温酒化一丸灌下。(《经验方》二圣丸)

    ②治妇人脐下结物,大如杯升,月经不通,发作往来,下痢羸瘦,此为气瘕,按之若牢强肉症者不可治,末者可治:末干漆一斤,生地黄三十斤(捣绞取汁),火煎干漆,令可丸,食后服,如梧子大三丸,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③治胞衣不出,及恶血不行:干漆(碎,炒令烟),当归(切,焙)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用荆芥酒调下,时一服,以下为度。(《圣济总录》干漆散)

    ④治九种心痛,及腹胁积聚滞气:筒子干漆二两。捣碎,炒烟出,细研,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热酒下,醋汤亦得,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⑤治小儿蛔虫心痛: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新汲水一合,生油一橡斗子,空心调下一字,不过三服,当取下虫。(《圣惠方》)

    ⑥治五劳七伤:干漆、柏子人、山茱萸、酸枣仁各等分。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服二七丸,温酒下,日二服。(《千金方》)

    ⑦治喉痹欲绝不可针药者:干漆烧烟,以筒吸之。(《圣济总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干漆拼音注音Gān Qī别名

    漆渣、漆底、漆脚、续合筒、黑漆。

    英文名Dried Lacquer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F.A.Barkl.[Rhus verniciflua Stokes]

    采收和储藏:割伤漆树树皮,收集自行流出的树脂为生漆,干固后凝成的团块即为干漆。但商品多收集漆缸壁或底部粘着的干渣,经缎制后入药。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 800(-3800)m的向阳山坡林内,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全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以外,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态

    漆树 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灰白色,粗糙,呈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被棕色柔毛;冬芽生枝顶,大而显着,被棕黄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螺旋状,互生,长22-75cm;叶柄长7-14cm,被微柔毛,近基部膨大,半圆形,上面平;小叶4-6对,小叶柄长4-7mm,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3cm,宽3-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偏斜,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上面无毛或中脉被微毛,下面初有细毛,老时沿脉密被淡褐色柔毛;例脉10-15对,两面略凸,膜质至薄纸质。圆锥花序长15-30cm,被灰黄色微柔毛;花杂性或雌雄异株,花黄绿色;雄花花萼5,卵形,长约0.8mm;花瓣5,长圆形,开花外卷;雄蕊5,长约2.5mm,着生于花盘边缘,花丝线形,花药长圆形;雌花较雄蕊小,子房球形,1室,径约1.5mm,花柱3。果序稍下垂,核果肾形或椭圆形,不偏斜,略压扁,长5-6mm,宽7-8mm,外果皮黄色,无毛,具光泽,成熟后不裂,中果皮错质,具树脂条纹,果核棕色,与果同形,长约3mm,宽约5mm,坚硬。花期5-6月,果期7-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蜂窝状细小孔洞或呈颗粒状,有光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具特殊臭气。遇火燃烧,发黑烟,漆臭更强烈。以块整、色黑、坚硬、漆臭重者为佳。

    化学成分

    干漆是生漆中的漆酚在虫漆酶的作用下,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的黑色树脂状物质。

    炮制

    取擦净的千漆砸成小块,置煅锅内,上覆一口径较小的锅,上贴白纸,两锅沿的接合处,用黄泥封固,加热煅至白纸呈焦黄色为度。停火焖凉,取出打碎即成。或置锅内炒至烟尽、焦黑存性亦可。《日华子本草》:入药须捣碎炒熟,不尔,损人肠胃。若是湿漆煎干更好。

    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置热水浴中加热5min,放冷,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显墨绿色。(检查酚类)

    归经

    肝;脾;胃;大肠;小肠经

    性味

    辛;温;小毒

    注意

    孕妇及体虚无瘀者均宜慎服。《本草经集注》:半夏为之使。畏鸡子。《经验方》:怕漆人不可服。《本草从新》:虚人及惯生大疮者戒之。《本草求原》:胃虚人忌之。

    功能主治

    破瘀;消积;杀虫。主妇女瘀血阴滞;经闭;症瘕;虫积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2-4.5g。外用:烧烟熏。内服宜炒或煅后用。

    各家论述

    1.《纲目》:今广、浙中出一种漆树,似小榎而大,六月取汁漆物,黄泽如金,即《唐书》所谓黄漆者也。入药仍当用黑漆,广南漆作饴糖气,沾沾无力。凡人畏漆者,嚼蜀椒涂口鼻则可免。生漆疮者,杉木汤、紫苏汤、漆姑草汤、蟹汤浴之皆良。漆花,治小儿解颅、腹胀、交胫不行方中用之。......漆,性毒而杀虫,降而行血,所主诸证虽繁,其功只在二者而已。

    2.《本草经疏》:干漆,能杀虫消散,逐肠胃一切有形之积滞,肠胃既清,则五脏自安,痿缓痹结自调矣。又损伤一证,专从血论,盖血者有形者也,形质受病,惟辛温散结而兼咸味者,可入血分而消之,瘀血消则绝伤自和,筋骨自续,而髓脑自足矣。其主痞结腰痛,女子疝瘕者,亦指下焦血分受寒,血凝所致,利小肠者,取其通行经脉之功耳。至于疗咳嗽,虽非正治,然亦有瘀血停积,发为骨蒸劳瘵,以致咳嗽者,得其消散瘀血之力,则骨蒸退而咳嗽亦除也。

    3.《本经逢原》:干漆灰,性善下降而破血,故消肿杀虫通月闭,皆取去恶血之用,而《本经》治绝伤,是取其破宿生新之力也。元素云,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斯言尽干漆之用矣。无积血者切忌,以大伤营血,损胃气,故胃虚人服之,往往作呕,此与《本经》之义,似乎相背,而实不相违。产后血晕,以旧漆器烧烟熏之即醒,盖亦取下血之义,而破经络中血滞。

    4.其他《本经》:主绝伤,续筋骨,五缓六急,风寒湿痹。《别录》疗咳嗽,消瘀血痞结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肠,去蛔虫。《药性论》:能杀三虫,主女人经脉不通。张元素: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本草原始》:妇人产后血运,多用干漆火烧熏鼻。陶弘景:今梁州漆最胜,益州亦有,广州漆性急易燥。其诸处漆桶上盖里自然有干者,状如蜂房,孔孔隔者为佳。《蜀本草》:上等清漆色黑如?,若铁石者好,黄嫩若蜂窝者不佳。《日华子本草》:漆毒发,饮铁浆并黄栌汁及甘豆汤,吃蟹,并可制。《医学正传》:性畏漆者,入鸡子清和药(干漆)内。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柏枝节拼音注音Bǎi Zhī Jié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树枝。化学成分木材含挥发油,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醇,约占50%,中有雪松醇,韦得醇,α-,β-及γ-叩巴萜醇,α-异叩巴萜醇,α-及β-侧柏萜醇,β-异侧柏......
  • 拼音注音Bǎi Shù别名柏、香扁柏来源柏科柏属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以种子、叶和树脂等入药。种子于球果秋季未裂开前采摘;树脂......
  • 《中药大辞典》:柏树叶拼音注音Bǎi Shù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公路旁、古墓和庙宇等处常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原形态柏木,又名:香柏(《三辅旧事》),香扁柏、垂......
  • 《中药大辞典》:柏树果拼音注音Bǎi Shù Guǒ别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8~10月,果实长大而未裂开时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柏树叶“条。性味苦涩,平。①《分......
  • 拼音注音Bǎi Sh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干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我国特产树种。资源分布:分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