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回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回心草拼音注音Huí Xīn Cǎo别名

    茴心草、茴薪草、铁脚一把伞、岩谷伞

    来源

    苔藓类真藓科大叶藓属植物暖地大叶藓Rhodobryum giganteum (Schwaegr.) Par.,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阴干。

    性味

    辛、苦,平。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清肝明目。用于心悸怔忡,神经衰弱;外用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备注

    (1)暖地大叶藓主要含挥发油和氨基酸等,可增加动物冠脉流量,临床对降血压和心绞痛有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回心草拼音注音Huí Xīn Cǎo别名

    大叶藓,铁脚一把伞(《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真藓科植物红大叶藓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阴干。

    生境分布

    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苔藓植物;根茎横走,长5~8厘米,暗红褐色,有多数毛状根;茎直立,红褐色,高2~3.5厘米。茎下部的叶较小,膜质,呈鳞片状贴生;茎顶的叶较大,多数簇生如花苞状,叶片长倒卵形,长5~8毫米,宽2~3毫米,边缘下部全缘,内卷,上部有锯齿,叶中肋单一。蒴柄细,长3~5厘米。孢蒴圆柱状长卵形,长7~8毫米,红黄色,下垂。孢子期夏、秋。

    生于潮湿林地、沟边阴湿土坡,或湿润的岩石上及石缝中。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淡微苦,平。"

    功能主治

    安神镇静。治心脏病心慌、心悸,神经衰弱。

    ①《云南中草药选》:"镇静,壮阳。"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安神镇静。治心慌、心悸。心脏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复方

    ①治心脏病:㈠回心草一钱,大枣一两,冰糖适量,煎汤服。(《云南中草药选》)㈡回心草二钱,胡椒数粒,捣细后塞入猪心内煮,连渣带汤一起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②治精神病、神经衰弱:回心草二至三钱,辰砂草一钱,酒少许,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回心草拼音注音Huí Xīn Cǎo别名

    大叶藓、铁脚一把伞、太阳草

    英文名Large leaf moss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真藓科植物红大叶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bryum roseum (Hedw.)Limpr.[Mnium roseum Hedw.]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晒干,鲜用或阴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潮湿林地、沟边阴湿土坡,或湿润的岩石上及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地。

    原形态

    红大叶藓,多年生苔藓植物;根茎横走,长5-8cm,暗红褐色,有多数毛状根;茎直立,红褐色,高2-3.5cm。茎下部的叶较小,膜质,呈鳞片状贴生;茎顶的叶较大,多数簇生如花苞状,叶片长倒卵形,长5-8mm,宽2-3mm,边缘下部全缘,内卷,上部有锯齿,叶中肋单一。蒴柄细,长3-5cm。孢蒴圆柱状长卵形,长7-8mm,红黄色,下垂。孢子期夏、秋。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多干缩。茎长2-3.5cm,红褐色。茎下部叶鳞片状,贴生,膜质;顶叶簇生呈蔷薇花状,长倒卵形,长5-8mm,宽2-3mm,边缘上部有锯齿,下部全缘,内卷。蒴柄细,长3-5cm,孢蒴红黄色,下垂。气微,味淡微苦。

    归经

    心经

    性味

    淡;微苦;平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镇静。主心脏病;心慌;心悸怔忡;神经衰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选》:镇静,壮阳。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安神镇静。治心慌、心悸、心脏病。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Lè Yuǎn别名白茨叶(《分类草药性》),白竻花叶(《福建中草药》)。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刺三甲“条。性味《本草求原》:“苦辛,微寒。“功能主治治痈肿,疗疮,疥癞,......
  • 拼音注音Bái Lè Zhī Yè别名白茨叶、白勒远英文名Acanthopanox trifoliatus (L.)Merr.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嫩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 拼音注音Bái Fěn Jué别名小蕨萁来源蕨类中国蕨科华北粉背蕨Aleuritopteris kuhnii (Milde)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苦,寒。功能......
  • 拼音注音Bái Fěn Ténɡ别名独脚乌桕、夜牵牛、白面水鸡、青龙跌打、山葫芦、山鸡蛋、飞龙接骨来源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nch. var. subintegra Gagnep.,以根、藤、叶......
  • 拼音注音Bái Fěn Dié别名白蝴蝶、粉蝶、菜白蝶英文名White butterfly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粉蝶科动物白粉蝶成虫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eris rapae (Linnaeus )采收和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