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海韭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韭菜拼音注音Hǎi Jiǔ Cài来源

    水麦冬科水麦冬属植物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um L.,以全草入药。6~7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清热养阴,生津止渴。用于阴虚潮热,胃热烦渴,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

    2~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海韭菜拼音注音Hǎi Jiǔ Cài别名

    那冷门(藏名)。

    出处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

    为芝菜科植物圆果水麦冬全草果实。6~7月采收全草,洗净,切段,晒干。9~10月采收果实。

    生境分布

    生于河边湿地、沼泽草甸和浅水中。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原形态

    圆果水麦冬,又名:三尖草。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基膨大。叶基生,线形,上部稍扁平,下部半圆柱状,基部增宽成鞘。花茎高5~30厘米,上端为密集的穗形总状花序;花小,黄绿色,具短柄;无苞片;花被片6,卵形,鳞片状,排列成2轮;雄蕊6,与花被对生,几无花丝;心皮6,花柱缺,柱头羽状。果实长圆形,具纵沟,成熟后6瓣裂。花期6~7月。

    化学成分

    幼果、花、成熟果、茎、叶均含氢氰酸,以及痕量的乙醛和乙醇.叶又含哌啶酸-2。花中分出葡萄糖氰甙称水麦冬甙,水解产生水麦冬酸,即2-丁烯-1,2,4-三羧酸。

    归经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肺、胃、肾三经。"

    性味

    ①《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果实:淡,温。"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全草:甘,平。"

    功能主治

    ①《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果实:滋补,止泻,镇静。治眼痛。"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全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

    复方

    ①治高热伤阴(脱水),面赤,舌绛,烦躁,肢冷,自汗,脉微欲绝:海韭菜配玉竹、白薇、白芍、牡蛎,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②治脾虚泄泻:海韭菜籽配党参、香青、老鹳草,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海韭菜拼音注音Hǎi Jiǔ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Shore Podgrass出处

    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麦冬科植物圆果水麦冬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glochin maritimum L.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收全草,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湿地、沼泽草甸和浅水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原形态

    圆果水麦冬,多年生沼生草本,高20-50cm。茎基部膨大,具须根。叶基生;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cm,宽1.5-2mm,上部稍扁平,下部半圆柱状,基部扩大成鞘状,鞘的先端与长3-5mm的叶舌相连。花茎高5-30cm,上部为密集的穗状总状花序;花较小,黄绿色,具短柄;无苞片;花被片6;卵形,鳞片状,排列成2轮;雄蕊6,与花被片对生,几无花丝;心皮6,花柱缺,柱头羽状。果实长圆形,具纵沟,成熟后6瓣裂。花期6-7月。

    化学成分

    全草含丰富的钾、低钠、低钙、大量糖及氨基酸:天冬酰胺(asparagine),丙氨酸(ala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谷氨酰胺(glutam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缬氨酸(valine),苏氨酸(thrionine)。实生苗(seeding)还含4-羟基扁桃腈(4-hydroxymandelonitrile),4-羟基笨乙腈(4-hydroxyphenylacetonitrile),β-葡萄糖甙酶(β-glucosidase),水麦冬甙(triglochinin)及红豆杉氰甙(taxiphyllin),乙醇(ethyl alcohol),乙醛(acetaldehyde), 氢氰酸(HCN)。

    叶含哌啶酸(pipecolic acid)。

    花含水麦冬甙。

    归经

    肺;胃;肾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解毒利湿。主热盛伤津;胃热烦渴;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复方

    ①治高热伤阴(脱水),面赤,舌绛,烦躁,肢冷,自汗,脉微欲绝:海韭菜配玉竹、白薇、白芍、牡蛎,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②治脾虚泄泻:海韭菜籽配党参、香青、老鹤草,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各家论述

    1.《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果实:滋补,止泻,镇静。治眼病。

    2.《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全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鸨肉拼音注音Bǎo 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生境分布栖于空旷的草原上,善奔驰,常成群觅食,食物以植物质为主。繁殖于我国北部,迁至华北平原越冬。原形态大鸨,又名:独豹(郭璞),鸨(《饮膳正要》)。嘴铅灰色......
  •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涕果别名蜜心果、粘心果来源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uia napaulensis DC.,以根及果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凉。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创......
  • 拼音注音Bí Yā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茄科植物烟草的叶和入其他药材后制成的粉末。功能主治《纲目拾遗》:“通关窍,治惊风,明目,定头痛,辟疫。““能追风发汗。“用法用量外用:搐鼻。制法《广大新书》:“造鼻烟法:香白芷二分,北细辛八分,焙干......
  •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血草拼音注音Bí Xiě Cǎo别名红活美、滇荆芥、土荆芥来源唇形科滇荆芥属植物蜜蜂花Melissa axillaris (Benth.) Bakh. f. [M. parviflora Benth. non. Sal......
  • 《中药大辞典》:鼻血雷拼音注音Bí Xiě Léi别名鼻血连(《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出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管花马兜铃的根。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阴湿处。分布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