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海龟胶

    拼音注音Hǎi Guī Jiāo英文名Chelonia Glue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海龟科动物海龟或蠵龟等的背、腹甲制成的加工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helonia mydas (Linnaeus)2.Caretta caretta gigas Deraniyagala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海洋,以大叶藻、头足类、甲壳类及鱼类等为食。每年4-10月为繁殖季节,交尾后,雌龟于晚间至沙滩上挖坑产卵,每次产卵100-150枚,也可达200枚,卵白色圆球形,卵壳革质,柔韧,径40-45mm;孵化期50-70天。一年可产卵数次。

    2.栖息于温、热带海洋中以鱼虾、蟹及软体动物等为食。7-8月为繁殖季节,生殖时到沿海沙滩,于晚间产卵在沙坑内,每穴内产卵130-150枚,卵白色,球形,径约40mm,1年可产卵2-3次,卵经45-60d自然卵化,稚龟即能破壳而出,爬向大海。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

    2.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

    原形态

    1.海龟,体长100-130cm。一般头宽约15cm,头部具有对称的鳞片,前额鳞1对,眶后鳞4对。吻短,颌不钩曲。背部角板呈平铺状排列,颈角板1块短宽。椎角板5块呈不规则六角形;两侧突出与肋角板交叉排列。肋角板每侧4块;中间两块较大。缘角板每侧11块。臀角板较相邻的缘角板略大。背甲的棱不明显,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较平坦,每侧甲桥处有下缘角板4块,腹面前端具1块较小的呈倒三角形的间喉角板,沿中线左右两侧成为对排列着喉角板、肱角板、胸角板、腹角板、股角板及肛角板。四技呈鳍足状,被有大鳞,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内侧各具1爪,幼体有时2爪。雄性的爪大,呈弯钩状。尾短;雄性尾较长。背部暗绿色、橄榄色或褐色,角板杂有黄白色放射斑纹。腹部黄色。

    2.蠵龟,体长1100-200cm。头较大,宽约25cm。上、下颌均具极强的钩状喙。头部背面具有对称的鳞片,前额鳞2对,幼体背部具3条强棱,成体背部无棱。背部表面覆以角棋逢对手或称角质盾片,呈平铺状排列,颈角板1块短宽,椎角板6块;第6块最大。肋角板每侧5或6块,第1块最小;第3、4块最大。缘角板每侧11块。臀角板1对较缘角板大。背甲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较平坦,每侧甲桥处有下缘角板3块。外层的角板沿中线两侧成对排列着较小的喉角板、肱角板、胸角板依次渐宽;腹角板、股角板、肛角板依次渐狭。四肢扁平呈鳍足状;前肢大,后肢小,内侧各有2爪,长成后或具1爪。尾短。背部棕红色或褐红色,有不规则的土黄色或褐色斑纹,腹部柠檬黄色或黄色。

    化学成分

    海龟背、腹甲所制成的龟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有15种氨基酸,如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其中脯氨酸的含量最高。此外,还含钾、钠、钙、镁、磷等金属元素。

    棱皮龟的背、腹甲含大量骨胶原(collagen),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尚含大量钙及磷。

    炮制

    海龟胶,为海龟板煎熬浓缩后制成的胶质块。

    归经

    肝;脾;心;胃经

    性味

    甘;咸;寒

    功能主治

    滋阴潜阳;养血止血。主久病体虚;形瘦乏力;盗汗自汗吐血;衄血;崩漏;白细胞减少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5-10g。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功效同海龟板与掌,一般可作滋补品。也有用于胃病与癌肿者。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歧繁缕拼音注音Chā Qí Fán Lǚ来源石竹科叉歧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 L.,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华北、西北、四川。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治盗汗骨蒸,结核潮热,久疟发热。用法用......
  • 《中药大辞典》:吹云草拼音注音Chuī Yún Cǎo别名莎萝莽(《种子植物名称》),一碗泡、公儿草(《广西药植名录》),过山蛇、斩蛇剑(《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远志科植物齿果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切段。生境分布生于......
  • 《全国中草药汇编》:吹火筒拼音注音Chuī Huǒ Tǒnɡ别名尖叶绣球菊、狭叶绣球菊来源蔷薇科吹火筒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acuminata Fran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
  • 《中药大辞典》:吹风散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Sàn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饭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
  • 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Ténɡ别名构芭、双飞蝴蝶、牛奶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茶茱萸科植物小果微花藤的根及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odes vitiginea(Hance)Hemsl.[Erythrostaphyle viti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