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狐肠

    《中药大辞典》:狐肠拼音注音Hú Chánɡ出处

    《别录》

    来源

    为犬科动物

    功能主治

    《陆川本草》:"止痛。治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煅存性研末,1~3钱。

    复方

    治卒忤(原注即中恶):腊月野狐肠烧末,以水服方寸匕。(《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狐肠拼音注音Hú Chánɡ英文名Fox intestine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狐狸和南狐的肠。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ulpes vulpes Linnaeus2.Vulpes vulpes hoole Swinhoe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剖腹,取肠,洗净,阴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森林、丘陵、草原等地。穴居树洞,土穴中常抱尾而睡。和动敏捷,食物杂。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1.狐狸,体长约75cm,重7.5kg。颜面狭窄,吻尖。四肢短,尾粗长,超过体长的一半,且其毛蓬松,身上有特殊的狐骚味。头部棕灰色,吻端棕黑色,下颌污白色,耳背黑色或棕黑色。背部红棕色,体侧黄褐色,腹部黄白色。四肢棕色或浅褐色,前后肢外侧有一条黑纹。尾色同背部,尾端白色。毛色因个体而有差异。

    2.南狐,体形似狗,中等细长。重7.5kg左右,外形与上种类似,亦有腭臭。毛色变化较大,通常标准者,其头、躯、尾为赤褐色;深者赤色,浅者黄褐色。个体头部灰棕色;唇、下颏至前胸暗白色;颈、肩、体两侧稍黄色,背部红棕色;腹面白色或黄白色,尾尖白色。前后肢外侧的黑褐色带纹,其宽狭不等。

    归经

    脾;胃经

    性味

    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

    镇痉;止痛;解毒。主惊风;心胃气痛;疥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煅存性研末,3-9g。

    各家论述

    《陆川本草》:止痛,治心胃气痛。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ài Piàn别名艾脑香(《现代实用中药》),艾粉、结片(《药材资料汇编》)。出处《增订伪药条辨》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叶片的加工品。植物形态参见“艾纳香“条。生境分布主产广东,广西、贵州等地。性状为半透明的结晶,直径5~15毫米,厚......
  • 《中药大辞典》:艾纳香拼音注音ài Nà Xiānɡ别名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风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骨风(《南宁市药物志》),大黄草(《中药志》),大毛药(《贵州植药调......
  • 《中药大辞典》:艾纳香根拼音注音ài Nà Xiānɡ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菊科植物艾纳香的根,植物形态详“艾纳香“条。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活血散瘀。治风湿痛,跌打瘀痛,产后骨痛,受凉腹痛,腹泻。用法用量内服:......
  • 拼音注音ài Hǔ别名地狗、艾鼬、两头乌、臭狗子英文名Wease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鼬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a eversmanni Lesson.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剥皮,剖腹,除去内......
  • 拼音注音ài Hǔ Nǎo英文名Weasel Brain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虎的脑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a eversmanni Lesson.采收和储藏:捕捉后杀死,开颅取出脑,晾干。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