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红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叶树别名

    翁仔树、羊屎果、倒拉锯、羊咪屎、万打棍

    来源

    山龙眼科红叶树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布

    长江以南各省区。

    性味

    苦,凉。

    注意

    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取汁或干叶研粉,调冷开水涂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红叶树拼音注音Hónɡ Yè Shù别名

    翁仔树、倒拉锯、万打棍、羊咪屎、橄榄树、羊仔屎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小果山龙眼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H.tonkinensis Lecomt.]

    采收和储藏:冬、春季采挖根,去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夏、秋季采收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分布于华南及沙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资源分布:生于海拔20-1300m的丘陵或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中。

    原形态

    乔木,高4-20cm。树皮灰褐色或暗褐色。叶互生,薄革质或纸质;叶柄长0.5-1.5cm;叶片长圆形、倒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2.5-5cm,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缘或上半部叶缘具疏浅锯齿;侧脉6-7对,两面均明显。花两性,辐射对称,总状花序腋生,长8-20cm,有时花序轴和花梗初被白色短毛,后渐无毛,花梗常双生;苞片三角形,长约1mm;花被管子长约1mm;花被管长1-1.2cm,白色或浅黄色;花药椭圆形,腺体4,有时连生呈4深裂的花盘;子房无毛。坚果期椭圆形,长1-1.5cm,直径达1cm,蓝黑色或黑色。花期6-10月,果期11月到翌年3月。

    性味

    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活血消肿;收敛止血。主风湿骨痛;跌打瘀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用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取汁;或干叶研粉,冷开水调涂。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皮、叶:味苦、性凉。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痈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肿痛,外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伴蛇莲拼音注音Bàn Shé Lián别名拳参、鸡爪大王、马蜂七(《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蓼科植物革叶蓼的根茎。秋季采挖,洗净,硒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山阴湿山沟处。分布云南、广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
  • 别名草乌来源毛茛科保山附片Aconitum nagarum Stap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注意有大毒。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用法......
  • 拼音注音Bā Xiān Huā别名粉团花、紫阳花(《现代实用中药》)。出处《植物名实田考》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绣球的根、叶、花。春、夏季采收。生境分布我国各地园林与民间常有栽培,变种很多。原形态落叶灌木。小枝粗壮,有明显的皮孔与叶迹。叶大而稍......
  • 《中药大辞典》:八仙草拼音注音Bā Xiān Cǎo别名猪殃殃(《野菜谱》),小锯藤、锯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广西中药志》),细茜草(《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拉拉藤或粗叶拉......
  • 拼音注音Bā Xiān Guò Hǎi英文名Yunna Cryptocoryn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八仙过生活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coryne yunnanensis H. Li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