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红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根拼音注音Hónɡ Gēn别名

    小独脚莲、长虫包谷、见血飞

    来源

    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红根南星Arisaema calcareum H. Li,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辛,寒。有剧毒。

    注意

    严紧内服和搽有破损的创面。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止痛。外用治痈疮肿毒,乳腺炎,腮腺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鲜品适量,捣烂外敷,干品研粉水调或酒调或干品磨酒敷患处。

    备注

    (1)本品有剧毒,严紧内服和搽有破损的创面。若误服中毒,按一般中毒处理,也可加用生姜、甘草、防风各5钱,水煎服,可解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红根拼音注音Hónɡ Gēn别名

    长虫包谷、小独脚莲、见血飞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红根块茎。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潮湿阴暗的石灰山密林、灌木丛及箐沟。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态

    宿根草本,高0.5~1.2米。块茎肥大,圆柱形或圆锥形,外皮有环纹,内深紫褐色,有粗须根。茎直立,祖而光滑,有的带粉红色,多紫褐或黄绿色花斑纹,形如蛇,基部苞鞘宿存;茎上生短鞘和2(或1)枚有长柄的复叶;复叶有3小叶,小叶长7~26厘米,宽4~17厘米,椭圆形或卵形,基部对称或歪斜,先端短尖或渐尖,叶背中脉用脉凸起,全缘浅波状或有小点状浅齿。内藏的淡黄色肉穗花序顶生,花细密,穗有延长的很多各式线状附属体伸出;佛焰苞绿色有纹饰,下部合生,上部扩展波状渐尾尖,长5~10厘米。果穗如玉米棒状,长7~15厘米,浆果如玉米子大,先绿色,后渐变为红色。

    性味

    辛麻,寒,剧毒。

    注意

    皮肤破溃者忌用。

    功能主治

    清热消炎,拔脓。治疗疮,痈疽,无名肿毒,腮腺炎,乳痈。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红根拼音注音Hónɡ Gēn别名

    山半夏、小独脚莲、见血飞、山磨芋、野磨芋

    英文名Red root Arisaema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红根南星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aema calcareum H.L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600m的石灰岩山常绿阔叶林或灌丛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原形态

    红根,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形或圆锥形,直立,斜伸或横定,长2-5cm,直径1-2cm,黑褐色。鳞叶人膜质,被外形。叶柄长30-80cm,紫绿色,具淡绿色斑块,下部宽鞘状,鞘先端钝圆,抱持花序柄;叶片3全裂。花雌雄异株。雄株:花序柄长于叶柄;佛焰苞淡绿色,管状圆柱形,长约5cm,直径1.5cm,喉部民宽耳;檐部长约9cm,长圆披针形,宽约4.5cm ;肉穗花序长3.5cm,粗5mm,雄花有雄蕊5,无柄,药室卵圆形,外向纵裂不达基部,裂缝长圆形;附属器线形,纤细无柄,伸出喉外弯曲上升,长7cm,下部具长约5mm的钩状中性花,中上部具2-3cm的线形中性花,最上都具长达5cm的线形中性花。雌株:花序柄长30-50cm;佛焰苞淡绿色具白色细条纹,管部圆柱形,长约3cm,直径1.5-1.8cm,喉部无耳;檐部长约8cm,直立,下部展平宽4-5cm,上部长渐尖,并具长约2cm的尾尖;雌花序长2.2Cm,粗1.5cm(具幼果),短圆锥形;于房倒圆锥形。种手黄绿色,长5mm,直径4mm;附属器长圆锥形,长3-5.5cm,粗2-3mm,向上渐细狭,淡绿色,下半部布以长3-8(-10)mm的钻形及线形小性花,下弯或直伸。花期5-6月,果期9-10月成熟。

    归经

    肝经

    性味

    味辛;性寒;大毒

    注意

    本品居毒;不可内服。皮肤破溃者忌外用。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痈疽;疔疮;无名肿毒;痄腮;乳痈;毒7蛇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泡酒搽;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o Yè Huánɡ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薄叶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regeliana Nakai var.ikonnikovii(Juz.)G.Y.Wu et H.W.Li[S.ik......
  • 拼音注音Báo Zhù Cǎo别名水泽兰、冷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薄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rtera sinensis Hems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或河旁岩石上。资源......
  • 《中国药典》:薄荷拼音注音Bò He英文名HERBA MENTHAE来源本品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性状本品茎呈方柱......
  • 《中药大辞典》:薄荷油拼音注音Bò He Yóu出处《重庆堂随笔》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薄荷香气,带辛辣而清凉,有强烈的窜透性。在温度较低时有大量的无色晶体析......
  • 拼音注音Bò He Sù Yóu别名薄荷油英文名OLEUM MENTHAE DEMENTHOLATUM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气蒸馏,再冷冻,部分脱脑加工得到的挥发油。性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