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鹤肉

    《中药大辞典》:鹤肉拼音注音Hè Ròu出处

    《医学入门》

    来源

    为鹤科动物丹顶鹤

    生境分布

    繁殖于我国黑龙江省一带,迁至长江下游一带过冬。

    原形态

    丹顶鹤,又名:鹤(《诗经》),白鹤(《嘉佑本草》),仙鹤(《日用本草》),仙禽、胎禽(《纲目》)。

    体长在1.2米以上。嘴长而呈绿灰色,顶端稍淡,略近黄色。虹膜褐色。体羽主要为白色。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幼时头顶不红;额和眼先微具黑色;喉、颊和颈部暗褐色。飞羽黑色,其次级和三级飞羽形长而弯曲成弓状;两翼折叠时,覆于整个白色短尾上面,每被人误认为尾羽。雌鸟与雄鸟同色。胫、跗跖和趾均细长,灰黑色,后趾小,位高于前3趾,爪灰色。

    常涉于近水浅滩。鸣声响亮,飞翔力强。主食鱼、虫、甲壳类以及蛙等。

    性味

    咸,平。

    ①《日用本草》:"味咸,平,有毒。"

    ②《医学入门》:"咸,平,无毒。"

    ③《会约医镜》:"性寒。"

    注意

    《合约医镜》:"多食发痼疾。"

    功能主治

    益气力,止消渴。

    ①《日用本草》:"益气力,去风补肺,劳弱者宜食之。"

    ②《医林纂要》:"解蛇虫诸毒。"

    ③《会约医镜》:"解五脏热,止消渴。"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鹤肉拼音注音Hè Ròu别名

    丹顶鹤、鹤、白鹤、仙鹤、仙禽、胎禽

    英文名Red-crested crane, Red-crowned crane出处

    出自《医学入门》。《嘉佑本草》:今鸿有玄、有黄。有山。有苍,取其白者为良,它者次之。鹤血咸,平,无毒。主益气力,补劳乏,去风益肺。

    来源

    药材基源:为鹤科动物丹顶鹤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us japonensis (P. L. S. Muller)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芦苇或其他杂草丛生的沼泽带。夜间停息于四周环水的草滩上。性杂食。巢多营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每窝产卵1-2枚,卵椭圆形,苍灰色,钝端有茶色斑点。

    资源分布:繁殖在黑龙江西北部,冬季见于江西、江苏和山东等地。

    原形态

    丹顶鹤,大型鸟类,全身几近钝白色;头顶裸出部分为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分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均黑,且形长而弯曲成弓状,覆于整个白色尾羽上。雌雄同色。嘴长绿灰色;脚灰黑色,爪灰色。

    化学成分

    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肪(fat),甾类(steroid)。

    归经

    肺;脾;肾经

    性味

    味咸;性平

    注意

    1.《日用本草》:“(鹤)顶血大毒,服之即死。”2.《饮食须知》:“鹤肉有毒,顶血饮之立死。”

    功能主治

    益气;解热。主消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50-100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ǎi Yánɡ Méi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云南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nana Cheva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剥取根皮和茎皮,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5......
  • 拼音注音ǎi Liǔ Chuān Yú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多枝柳穿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aria buriatica Tarcz.et Ben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草原、荒地及......
  • 拼音注音ǎi Jiǎo Nán别名矮叶南、矮子南、小白花草、矮陀陀。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
  • 拼音注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甘橿的叶。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谷或山坡杂木林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原形态红叶甘橿,又名:桂子树。落叶乔木,高达10米。......
  • 《中药大辞典》:矮脚罗伞拼音注音ǎi Jiǎo Luó Sǎn别名雪下红、珊瑚珠(《花镜》),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小罗伞(《陆川本草》),矮茶风、毛茎紫金牛(《四川中药志》),九节龙、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药》)。出处《陆川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