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黑水鸡

    拼音注音Hēi Shuǐ Jī别名

    鷭、江鸡、红骨顶

    英文名Gallinule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秧鸡科动物黑水鸡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inula chlorop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平原和山地的沼泽或小溪周围的灌木杂草或芦苇丛中有时也见于稻田或庄稼地。单个或成对活动。以水生昆虫、里面虫、软体动物及植物嫩芽为食。巢营 于沼泽中及沼泽周围密集的草丛、芦苇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原形态

    黑水鸡,头,颈及上背灰黑色;下背、翅膀及尾均橄榄褐色,第1枚初级飞羽外翈白色。体侧和下体灰黑色,向后渐浅,下腹有些羽毛尖端白色,因而形成黑白相杂的块状斑;两胁有宽阔的白色条纹;翼下覆羽与下体同色,尖端白色;尾下覆羽两旁白色,中央黑色。嘴端浅黄绿色,基部及额板为鲜红橙色。跗跖前缘浅黄绿色,跗跖后缘及趾灰绿色。

    化学成分

    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肪(fat ),甾类(steroid)。

    归经

    入脾、肾、胃三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滋补强壮;开胃。主脾胃虚弱;泄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内服:50-100g,煮食。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滋补强壮、开胃的功效。主治脾虚泄泻。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斑竹根拼音注音Bān Zhú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根茎及根。9~10月挖根及根茎,晒干。生境分布栽培于庭园或野生山间。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四川、山东、河南、广西等地。原形态刚竹(《竹谱详录》),又名......
  • 拼音注音Bān Zhú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猩红热,用斑竹花二两,煎水服。摘录《中药大辞典》......
  • 拼音注音Bān Huā Sháo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紫点杓兰的花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guttatum Sw.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晾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寒山区林下或草地。资源分布......
  • 《中药大辞典》:斑茅拼音注音Bān Máo别名大密(《岭南科学》),芭茅(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及村落附近。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江西......
  • 《中药大辞典》:斑茅花拼音注音Bān Máo Huā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夏、秋季采收。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适量,捣敷。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