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剪刀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剪刀股拼音注音Jiǎn Dāo Gǔ别名

    鸭舌草、鹅公英

    来源

    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剪刀股Ixeris debilis A. Gray [I. japonica Nakai; Lactuca debilix Maxim.],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利尿消肿。用于肺热咳嗽,喉痛,口腔溃疡,急性结膜炎,阑尾炎,水肿,小便不利;外用治乳腺炎,疮疖肿毒,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剪刀股拼音注音Jiǎn Dāo Gǔ别名

    假蒲公英(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蒲公英(《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

    《救荒本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剪刀股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海边、路旁及荒地上。分布华东及中南各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无毛,具匍茎。花茎直立,高10~30厘米,稍呈乳白色。基生叶排列成莲座状,叶质薄,长圆状披针形或倒卵圆形,或篦状椭圆形,长5~15厘米,宽1.5~3厘米,全缘或具稀疏的锯齿或下部呈羽裂状;有柄;花茎上的叶很少,仅1~2枚,全缘;无柄。头状花序1~5枚,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圆筒状,无毛,外层苞片极短小,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钝,边缘干膜质;花黄色,花冠舌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黄色;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黄色,花后卷曲。瘦果长圆形,扁平,具短喙,成熟后红棕色;冠毛白色,细软。花期4~5月。

    性味

    ①《救荒本草》:"叶:味苦。"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寒。"

    功能主治

    ①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解热毒,消痈肿,凉血,利尿。"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乳腺炎。"

    复方

    ①治淋病,水肿,急性结合膜炎:剪刀股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乳痈,疔毒:鲜剪刀股,捣烂外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剪刀股拼音注音Jiǎn Dāo Gǔ别名

    假蒲公英、蒲公英、鸭舌草、鹅公英

    英文名Herb of Weak ixeris出处

    出自《救荒本草》:剪刀股,生田野中,处处有之。塌地作科苗。叶似嫩苦苣菜而细小,色颇似蓝,亦有白汁。茎叉梢间开淡黄色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剪刀股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xeris debilis A.Gray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边低湿地、路旁及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及中南。

    原形态

    剪刀股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无毛,具匍茎。基生叶莲座状,叶基部下延成叶柄,叶片匙状倒披针形至倒卵形,长5-25cm,宽1-3cm,先端钝,基部下延,全缘或具疏锯齿或下部羽状分裂;花茎上的叶仅1-2枚,全缘,无叶柄。头状花序1-6;有梗;总苞片1- 1.5cm,外层总苞片卵形,内层总苞片约8枝,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舌状花黄色,长约1.5cm。瘦果成熟后红棕色,长5-6mm,喙长2-3mm,冠毛白色,长5-7mm。花期4-5月。

    性状

    性状鉴别 主根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叶基生,多破碎或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呈匙状倒皮针形,长5-15cm,宽1.5-3cm,先端钝,基部下延成叶柄,全缘或具稀疏的锯齿或羽状深裂。花茎上常有不完整的头状花序或总苞。偶见长圆形瘦果,扁平。气微,味苦。

    归经

    归胃;肚;肾经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肺脓疡;咽痛;目赤;乳腺炎;痈疽疮疡;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①治淋病,水肿,急性结合膜炎:剪刀股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乳痈,疔毒:鲜剪刀股,捣烂外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解热毒,消痈肿,凉血,利尿。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序鹅掌柴的茎皮和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bodinieri(Levl.)Rehd,[Heptapleurum bodinieri Levl......
  • 《中国药典》:常山拼音注音Chánɡ Shān别名黄常山、鸡骨常山、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叶]英文名RADIX DICHROAE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 的干燥根。其嫩叶称“蜀......
  • 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Wèi Máo英文名Hedera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常春卫矛的根、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hederaceus Champ.e......
  • 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Yóu Má Ténɡ别名牛马藤、大血藤英文名Evergreen Mucuna Stem来源为豆科植物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的藤茎。全年可采,除去枝叶,切片,晒干。生境分......
  • 《全国中草药汇编》:常春藤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Ténɡ别名三角枫、追风藤、上树蜈蚣、钻天风来源五加科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 sinensis (Tobl.) Re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