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榉树叶

    《中药大辞典》:榉树叶拼音注音Jǔ Shù Yè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

    性味

    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②婉可成《食物本草》:"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①《唐本草》:"嫩叶,挼贴火烂疮有效。"

    ①《日华子本草》:"治肿烂恶疮,盐捣罯。"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作饮凉心肺;挼贴火丹。"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榉树叶拼音注音Jǔ Shù Yè出处

    出自《唐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榉树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生于山坡、路旁,或栽于宅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西藏等地。

    原形态

    乔木,高达25m。一年生枝密被柔毛。叶互生,硬纸质;叶柄长1-4mm;无托叶;叶片椭圆状卵形、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1.5-4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粗糙,具脱落性硬毛,下面密被柔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7-15对。花单性,稀杂性,雌雄同株;雄花簇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或苞腋,雌花1-3朵生于新枝上部的叶腋;花被片4-5;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而对生;雌花仅有雌蕊1,子房1室,花柱2,斜生。坚果上部偏斜,直径2.5-4mm。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性状

    性状鉴别 叶常皱缩,展平后长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宽1-4cm,上面绿褐色,粗糙,有脱落性硬毛,下面色稍浅,密生淡灰色毛,叶脉于下面明显,侧脉7-15对,叶缘具波状单锯齿;叶柄长1-4mm。纸质,脆而易碎。

    性味

    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主疮疡肿痛;崩中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唐本草》:嫩叶,贴火烂疮有效。

    2.《日华于本草》:治肿烂恶疮,盐捣敷。

    3.姚可成《食物本草》:作钦凉心肺;贴火丹。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波棱瓜子拼音注音Bō Lénɡ Guā Zǐ别名色吉美多[藏语]来源葫芦科波棱瓜子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Wal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柔肝。主治黄疸型传......
  • 拼音注音Bō Yuán Jiǎ Li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波缘假瘤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matopsis engleri(Luerss.)H.Ito[Polypodium engleri Luerss.]采收和......
  • 拼音注音Bō Yuán Sǒnɡ Mù别名红刺脑包、顶天刺、龙牙楤木、三百棒、紫红伞英文名root of Undulateleaf Aralia, Undulate Aral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波缘楤木的......
  •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拼音注音Bō Luó Mì别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阳杂俎》),曩伽结(《纲目》),优珠昙、天婆罗(《中国树木分类学》),树婆罗(《广州植物志》),牛肚子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果实......
  •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叶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Yè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叶。功能主治①《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敷创伤。“②《广西药植名录》:“治溃疡。“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摘录《中药大辞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