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芨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芨芨草拼音注音Jī Jī Cǎo别名

    枳机草、席箕草

    来源

    禾本科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Nevski,以茎基部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布

    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利尿清热。

    花:止血。主治尿道炎。芨芨草茎基部1两,水煎服。

    初生儿小便不利:芨芨花、车前草、小麦穗杆(去麦粒),各1钱,水煎服。

    止血:芨芨花0.5~1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芨芨草拼音注音Jī Jī Cǎo别名

    枳芨草(《内蒙古中草药》),枳机草、席箕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出处

    《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芨芨草茎、花种子。茎全年可采;夏、秋采花及种子,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微碱性草滩上、干河床、湖边、河边、丘间低地。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2.5米。根粗而坚韧,外被沙套,径达3毫米。茎直立,粗壮,坚硬,丛生,基部宿存黄褐色枯萎叶鞘。叶线形,长30~60厘米,纵向卷折,质坚韧,上面脉纹凸起,微粗糙,下面具凹沟多条,光滑无毛;叶鞘无毛,质坚韧,边缘膜质;叶舌质较硬,渐尖,长5~7毫米(茎上部达1厘米)。圆锥花序,长40~60厘米,疏散呈塔形,集生于秆之一侧。分枝细弱;小穗长4.5~6.5毫米,灰绿色或带紫色或变草黄色;颖膜质,披针形兼椭圆形,第1颖短于第2颗;芒直立或微曲,但不扭转而易断落。花果期夏秋季。

    性味

    《内蒙古中草药》:"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

    治尿路感染,尿闭。

    ①《内蒙古中草药》:"利尿。治尿路感染,尿闭。"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茎:利尿清热。花:止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茎、花0.5~1两。种子3~5钱。

    复方

    ①治尿道炎:芨芨草茎基部一两,水煎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②治尿闭:芨芨草子三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③治初生儿小便不利:芨芨花、车前草、小麦穗秆(去麦粒)各一钱,水煎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④止血:芨芨花五钱至一两,水煎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芨芨草拼音注音Jī Jī Cǎo别名

    枳芨草、枳机草、席箕草

    英文名Stem of Lovely Achnatherum出处

    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芨芨草的茎、根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Nevski

    采收和储藏:采收加工 茎、根全年均可采,种子秋季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4500m之间的微碱性的草滩及沙土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密丛生草本。植株具粗而坚韧外被沙套的须根。秆直立,坚硬,内具白色的髓,高50-250cm,径3-5mm,节多聚于基部,具2-3节,平滑无毛,基部宿存枯萎的黄褐色叶鞘。叶鞘无毛,具膜质边缘;叶舌三角形或尖披针形,长5-10(15)mm;叶片纵卷,质坚韧,长30-60cm,宽5-6mm,上面脉纹突起,微粗糙,下面光滑无毛。圆锥花序长(15-)30-60cm,开花时呈金字塔形开展,主轴平滑;或具角棱而微粗糙,分枝细弱,2-6枚簇生,平展斜向上升,长8-17cm,基部裸露;小穗长4.5-7mm(除芒)灰绿色,基部带紫色,成熟后变成草黄色;颖膜质,披针形,顶端尖或锐尖,第1颖长4-5mm,具1脉,第2颖。第3颖长6-7mm,具3脉;外种长4-5mm,厚纸质,顶端具2微齿,背部密被柔毛,具5脉,基部钝圆,具柔毛,长约0.5mm,芒自外种间抽出,直立或微弯,粗糙,不扭转,长5-15mm,易断落;内种长3-4mm,具2脉而无脊,脉间具柔毛;花药长2.5-3.5mm,先端具毫毛。花、果期6-9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芨芨草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荒山、陡崖均可栽种。

    栽培技术 用播种和分株繁殖法。播种繁殖:春播和秋播均可,秋播于9月下旬来种,随采随播;春播于5月上旬进行。播后覆土约2cm。分株繁殖:3-4月或9-10月,将老珠挖起,分成数丛,按行殊距20cm×15cm开窝,栽前剪去茎秆和叶,栽后盖上。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并结合除草进行间苗。一般不行追肥。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主尿路感染;尿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茎15-30g;种子,10-15g。

    各家论述

    1.《内蒙古中草药》:利尿。治尿路感染,尿闭。

    2.《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茎:利尿清热。花:止血。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菊别名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来源菊科斑鸠菊Vernonia esculenta Hemsl.[V. papillosa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性味甘、涩,温。功能主治消炎,解毒。主......
  • 别名暴马子皮、白丁香、棒棒木、荷花丁香。英文名Syringae Cortex药用部位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e (Blume.)Hara var.mandshurica (Maxim.)Hara的树皮。植物形态灌......
  • 《全国中草药汇编》:暴马子拼音注音Bào Mǎ Zǐ别名荷花丁香、白丁香来源木犀科丁香属植物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Blume) Hara var. mandshurica (Maxim.) Hara ,以树干及枝条......
  • 《中药大辞典》:杯苋拼音注音Bēi Xiàn别名蛇见怕(《海南植物志》),镜而草、蛇惊慌、细叶蛇总管、拔子弹草(《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苋科植物杯苋的全草。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河......
  • 拼音注音Bēi Xià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杯苋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thula prostrata(L.) Bl.[Achyranthesprostrata L.」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或小河边。资源分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