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金丝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藤别名

    大素馨花、香花藤

    来源

    木犀科金丝藤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var. axillare Kobuski,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消炎,接骨。主治咽喉肿痛,尿闭,外伤出血,骨折,疮,疖。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研粉撒伤口,或鲜品适量捣烂复位后外敷固定,或鲜叶捣烂或研粉热水调匀外包。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金丝藤拼音注音Jīn Sī Ténɡ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樟叶素馨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挖出后,除净泥土,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或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云南。

    原形态

    攀援灌木,高1-4m。全株元毛。小枝圆柱形或具沟纹,径1-2mm。叶对生,单叶;叶柄长4-10mm,扭转,有关节;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或狭椭圆形,稀被针形,长5-10.5cm,宽1.5-4.5c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缘反卷,基出脉5条,外侧1对不明显,向上延伸直达上部,并与横脉相连接。花单生,或呈伞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1-5朵;花序无梗或梗长0.2-2cm;苞片线形,长2-4mm;花梗细长,长1.4-2.5cm,向上渐增粗;萼管长2-3mm,裂片5枚,尖三角形,长1-2mm;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长0.9-1.3cm,径1-2mm,裂片9-11枚,披针形,长1.1-2cm,宽1.5-3mm,先端渐尖。果球形或椭圆形,长1-1.5cm,径0.8-1.5cm,呈黑色。花期3-9月,果期5-11月。

    性味

    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接骨疗伤。主咽喉肿痛;热毒疮疡;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冲天果别名闹鱼藤、冲天子、毒鱼藤来源豆科冲天果Millettia ichthyoctona Drake,以根、叶、果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辛,凉。有大毒。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止痒。治秃顶:煎水外洗。疮疖红肿,异物入肉......
  • 拼音注音Chū Shān Hǔ别名边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爱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ophila herbacea (L.) 0.Kuntze[G.reniformisD.Den]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生......
  • 拼音注音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甲皮(《四川中药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广西药植名录》)......
  • 《中国药典》:刺五加英文名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人参拼音注音Cì Rén Shēn别名刺参、东北刺人参来源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Echinopanax elatus Nakai,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春季采,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滋补强壮,解热,镇咳,调整血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