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鲫鱼骨

    《中药大辞典》:鲫鱼骨拼音注音Jì Yú Gǔ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鲤科动物鲫鱼

    功能主治

    《食疗本草》:"烧为灰,敷匿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鲫鱼骨拼音注音Jì Yú Gǔ英文名Goldfish bone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收集鲫鱼之骨,洗净,晾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鲫鱼适应性很强,是一种广温性鱼类。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原形态

    鲫鱼,体侧扁,宽而高,腹部圆。头小。吻钝。口端位。无须。眼大。下咽齿1行,侧扁,倾斜面有一沟纹。鳃耙37-54,细长,呈披针形。鳞大,侧线鳞。背鳍4,15-19,鳍长,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之中间。臀鳍3,5,背、臀鳍均有硬刺。全身呈银灰色,背部色略暗。各鳍均为灰色。

    归经

    肝经

    性味

    咸;温

    功能主治

    杀虫;敛疮。主疮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烧灰研末敷。

    各家论述

    《食疗本草》:烧为灰,敷NIE疮。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花别名石花、石衣、虾蟆皮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白石花Parmelia tinctorum Despr.,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用于无名肿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用菜油调匀......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英拼音注音Bái Shí Yīnɡ来源为一种块状的二氧化硅矿石。全年可采挖,拣选纯白色的供用。性状呈不规则的块状,多具棱角,大小不一。全体呈白色或乳白色,有的微带黄色。表面不平坦而光滑,有脂肪样光泽。质极坚硬,体重,......
  • 《中国药典》:白矾拼音注音Bái Fán别名明矾、矾石英文名ALUMEN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气微,......
  • 拼音注音Bái Lè Yuǎn别名白茨叶(《分类草药性》),白竻花叶(《福建中草药》)。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刺三甲“条。性味《本草求原》:“苦辛,微寒。“功能主治治痈肿,疗疮,疥癞,......
  • 拼音注音Bái Lè Zhī Yè别名白茨叶、白勒远英文名Acanthopanox trifoliatus (L.)Merr.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嫩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