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老鸦胆叶

    《中药大辞典》:老鸦胆叶拼音注音Lǎo Yā Dǎn Yè出处

    《本草求原》

    来源

    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叶片

    化学成分

    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功能主治

    《本草求原》:"洗热毒,理跌打。"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老鸦胆叶拼音注音Lǎo Yā Dǎn Yè英文名Leaf of Java Brucea出处

    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cea javanica (L.)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50-1000m的石灰山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鸦胆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3(-8)m,金株均被黄黄色柔毛。小枝具有黄白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40cm;小叶5-11,通常7,对生,卵状披针形,长4-11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偏斜,边缘具三角形粗锯齿,上面疏被、下面密彼伏柔毛,脉上尤密。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狭长,可达50cm;雄花序长过于叶,萼片4,卵形,长不及1mm,外面流被淡黄色硬伏毛,边缘疏生腺体,花瓣4,长圆状披针形,外面有硬毛,边缘有腺体,雄蕊4,花盘发达,半球形;雌花序短于叶,萼片、花瓣同雄花,但稍大,雄蕊具不发育的花药,花盘杯状,4浅裂,心皮通常4,卵圆形,无毛,花柱反折,紧贴子房。核果椭圆形,紫红色转黑色,长约8mm,宽5-6mm,干时具凸起的网状皱纹,略偏斜。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化学成分

    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痈肿疔疮;毒蛇咬伤;湿疹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

    《本草求原》:洗热毒,理跌打。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樗叶拼音注音Chū Yè别名樗木叶(《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叶。性味①《唐本草》:“味苦,有毒。“②《纲目》:“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唐本草》:“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用之。“摘录《中药大辞典》......
  • 拼音注音Chū Yè Huā Jiāo别名食茱萸、木满天星、海桐皮[浙江误称]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树皮、果实和叶入药。根春秋采挖;树皮5月采收晒干......
  • 拼音注音Chū Yè Huā Jiāo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树皮。立夏前后,剥取树皮,晒干。生境分布产浙江、福建等地。性状干燥树皮呈板状或卷曲,厚1.5~2毫米。外表青灰色或淡灰褐色,多皱缩浅槽纹,布有不规......
  • 《中药大辞典》:樗白皮拼音注音Chū Bái Pí别名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内皮。春季采收,挖取树根,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轻轻捶之,使皮部与......
  • 拼音注音Chū Jī别名红娘子、灰花蛾来源药材基源:为蜡蝉科动物樗鸡的成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rma delicatula White采收和储藏:7-8月捕捉,捕后蒸死或烤死,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九栖于樗、榆、刺槐、女贞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