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良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良藤别名

    滚天龙、山豆根

    来源

    为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轮环藤Cyclea racemosa Oliv.,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理气,止痛。用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中暑腹痛,胃痛。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或干粉0.5~1钱,开水冲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良藤拼音注音Liánɡ Ténɡ别名

    隔山消、金线风。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四川轮环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lea sutchuenensis Gagnep.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段,晒干,或用鲜品。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灌丛或林缘,稀生于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四川轮环藤 草质藤本,有时老茎稍变木质,除苞片外全株无毛。茎纤细而长,具纵条纹。叶柄在叶片近基部盾状着生;叶薄革质或纸质,披针形或长卵形,长5-15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全缘,干时变褐色,掌状脉3-5条。花序腋生,总状花序式,有时为穗状花序式,长可达20cm;雄花序较纤弱;雄花萼片4,仅基部合生,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2.5mm;花瓣4,分离或合生,聚药雄蕊有4个花药;雌花萼片2,花瓣2,微小,贴生于萼片基部。核果红色,内果皮长约7mm,背部两侧各有3行小疣状雕纹。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尿通淋。主外感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泻痢;牙痛;跌打伤痛;小便淋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牛尾七别名牛尾七、大岩七来源蓼科白牛尾七Rheum emodi Wal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注意3~5钱,水煎服或生吃及泡酒服,亦可捣烂外包患处。功能主治苦、甘,寒。用法用量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主治肺热咳嗽,......
  • 《中药大辞典》:白牛胆拼音注音Bái Niú Dǎn别名毛老虎(《生草药性备要》),猪耳风、大力黄(《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白叶菊(《广西中兽医药植》),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风、土蒙花(《湖南药物志》),大刀药、白背风、白羊耳、华耳木、金边......
  • 拼音注音Bái Niú Dǎn Gēn别名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风、寻骨风、铁杆香、白面风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cappa (Buch.-Hma.)采收和储藏:立夏后采挖,洗净,鲜用或晒......
  • 《中药大辞典》:白牛膝拼音注音Bái Niú Xī别名小九占牛(《滇南本草》),九股牛膝、长深根(《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根。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生境分布产于云南。性状干燥根细长圆柱形,长12......
  • 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共捣烂外敷。急性结膜炎,乳汁不通:用全草3~5钱,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