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蓝花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花龙胆拼音注音Lán Huā Lónɡ Dǎn来源

    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蓝花龙胆Gentiana filistyla Balf. f. et Forrest,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肝胆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目赤,头痛,咽炎。

    用法用量

    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蓝花龙胆拼音注音Lán Huā Lónɡ Dǎn别名

    榜间莪那(藏名)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龙胆科植物蓝花龙胆带根全草。8~9月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草地。分布西藏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15厘米。叶对生;卵形至披针形,长0.5~1厘米,宽0.2~0.3厘米,全缘;无柄;两侧叶基下延合生成鞘状,花单生枝顶,深蓝色;花冠漏斗状,5齿裂;萼管状,通常5裂;雄蕊5;子房上位。蒴果成热时裂为2个果瓣。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肝胆火,解毒。治目赤头痛,咽炎,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蓝花龙胆拼音注音Lán Huā Lónɡ Dǎn出处

    出自于《西藏常用中草药》尚有同属植物双色龙胆功用相同,在西藏地区亦同等使用

    来源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丝柱花龙胆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iana filistyla Balf.f.et Forrestex Marq.[Gentianodes filistyla (Balf.F.Et Forrest)A.Et D.Love」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洗净,晾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4500m的高山草甸、山坡草地及山坡岩石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5cm。具短的匍匐茎。枝少数丛生或单生,黄绿色,基部有宿存的黑褐色枯存残叶。叶密集,莲座状;叶柄宽,扁平,膜质;叶片匙形或倒卵状匙形,长4-8.5mm,宽2.5-5mm,先端圆形,基部渐狭,边缘平滑;叶脉1-3条。花单生枝顶,基部包围于上部叶丛中;花萼筒倒锥状筒形,长8-11mm,裂片披针形或狭长圆形;花冠蓝色,漏斗形,长3-4cm,裂片长3.5-4mm,褶偏斜,截形,边缘啮蚀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卵状披针形,柱头2裂。蒴果内藏,长10-12mm,桶长约10mm。种子扁平,褐色,表面具浅蜂窝状网隙。花、果期7-9月。

    归经

    胆;肝经

    性味

    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肝利胆。主湿热黄疸;目赤肿痛;咽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āo Tóu Xiàn别名野苋菜、光苋菜来源苋科苋属植物凹头苋Amaranthus ascendens Loisel.,以全草和种子入药。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肠炎,痢疾,咽炎,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毒蛇咬伤。用法用......
  • 《中药大辞典》:凹朴皮拼音注音āo Pǔ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树皮。生境分布野生于山谷林内或阴坡水沟边;或栽培作观赏。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原形态鹅掌楸,又名:马褂树、双飘树。落叶乔木,高达1......
  • 拼音注音āo Wǎ Wéi别名藏瓦韦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棕鳞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scolopendrius(Ham.ex D.Don)Mehra et Bir[L.excavatus Bory var......
  • 拼音注音āo Liè Máo Shè Xiānɡ别名毛麝香、山薄荷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凹裂毛麝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enosma re-tusilobum Tsoong et Chi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
  • 《中药大辞典》:埃蕾拼音注音āi Lěi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百金花的带花全草。开花时采集,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沙漠地区的湖盆,湿润和盐渍化的沙地。分布内蒙古、新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