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鳢鱼胆

    《中药大辞典》:鳢鱼胆拼音注音Lǐ Yú Dǎn出处

    《日华子本草》

    来源

    为鳢科动物乌鳢,腊月采取,阴干。

    性味

    苦甘,寒,

    ①《日华子本草》:"甘。"

    ②《纲目》:"甘,平。"

    ③《医林纂要》:"苦甘,寒。"

    功能主治

    泻火。治喉痹,目翳,白秃疮。

    ①《医林纂要》:"缓肝,平相火,专治喉痹。"

    ②《本草再新》:"凉心泻火,治耳聋目翳。"

    ③《现代实用中药》:"为白秃疮之涂布剂。"

    复方

    治急喉闭,逡巡不救者:蠡鱼胆,腊月收,阴干为末,每服少许,点患处,病深则水调灌之。(《灵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鳢鱼胆拼音注音Lǐ Yú Dǎn别名

    蠡鱼胆、乌鳢胆

    英文名Northern snakehead gallbladder出处

    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胆囊。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

    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出胆囊,鲜用或阴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乌鳢属肉食性凶猛鱼类。栖息于水草茂盛处沁底的水域,对水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一冬龄鱼体长可达25cm。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态

    乌鳢,体圆呈棒状。体长为头长的3.2-3.7倍;为体高的4.5-4.8倍。头略扁平,其背部有许多小感觉孔。吻长圆形。口裂大。两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有时还间杂大型牙齿。鳃裂大,鳃耙10-13。背鳍47-52,臀鳍31-33,侧线鳞60-61。尾鳍圆形。体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或灰白色。体侧有八字形排列的黑色条纹。头侧有两条纵行黑条纹。

    归经

    肺;肝经

    性味

    味甘;甘;性寒

    功能主治

    泻火;解毒。主喉痹;目翳;砂眼;白秃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点眼,研末吹喉。内服:水调灌少许。

    复方

    治急喉闭,逡巡不救者:蠡鱼胆,腊月收,阴干为未,每服少许,点患处。病深则水调灌之。(《灵苑方》)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来源夹竹桃科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茎皮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碱,治高血压;并可提制呕吐、下泻药物。茎皮:可治高热,消化不良,疥癣。乳......
  • 拼音注音Chōnɡ Tiān Sǎn别名蜈蚣草、泥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南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chaerophylloides(Regel) W.Beck.[V.pinnataL.var.chaeroph......
  • 《全国中草药汇编》:冲天果别名闹鱼藤、冲天子、毒鱼藤来源豆科冲天果Millettia ichthyoctona Drake,以根、叶、果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辛,凉。有大毒。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止痒。治秃顶:煎水外洗。疮疖红肿,异物入肉......
  • 拼音注音Chū Shān Hǔ别名边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爱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ophila herbacea (L.) 0.Kuntze[G.reniformisD.Den]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生......
  • 拼音注音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甲皮(《四川中药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广西药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