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马齿

    《中药大辞典》:马齿拼音注音Mǎ Chǐ别名

    马牙(《本草拾遗》)

    出处

    《别录》

    来源

    马科动物牙齿

    性味

    《纲目》:"甘,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惊痫,疔疮,牙痛。

    ①《别录》:"主小儿马痫。"

    ②《本草拾遗》:"烧作灰,唾和,绯帛贴丁肿上,根出。"

    ③《日华子本草》:"水磨(服)治惊痫。"

    用法用量

    内服:煅存性研末,0.5~1钱;或以水磨汁。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疔肿未破:白马齿烧灰。先以针刺破乃封之,用湿面围肿处,醋洗去之,根出。(《肘后方》)

    ②治赤根疔:捣马牙齿末,腊月猪脂和敷之,拔根出,亦烧灰用。(《千金方》)

    ③治虫牙作痛:马牙一枚煅热,投醋中七次,待冷含之。(《唐瑶经验方》)

    ④治内痈未作头者:马牙灰和鸡子涂之,干则易。(《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马齿拼音注音Mǎ Chǐ别名

    马牙

    英文名Horse teeth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牙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敲取牙齿,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

    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归经

    心;脾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镇惊熄风;解毒止痛。主小儿惊痫;疔疮痈疽;龋齿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煅存性研末,1-3g;或以水磨汁。外用:适量,烧灰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小儿马痫。

    2.《本草拾遗》:烧作灰,唾和,绯帛贴丁肿上,根出。

    3.《日华子本草》:水磨(服)治惊痫。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Huā Jiǔ Lǐ Mínɡ别名白花、青羊藤、六月零、千里光、九里明、管芽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riparia (Bl.) DC. [Conyzarparia Bl.; ......
  • 拼音注音Bái Huā Jiān Jiá Shù别名坚荚树出处《救荒本草》载有坚荚树,云:“生辉县太行山谷中,其树枝干坚劲,可以作棒。皮色乌黑,对分枝叉。叶亦对生,叶似拐枣叶而大,微薄,其色淡绿;又似土栾叶,极大而光泽。开黄花,结小红子。其......
  • 拼音注音Bái Huā Xià Kū Cǎo别名白甜蜜蜜(《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青兰的全草。于6~7月花开时,采回全草,洗净泥土,除去残叶败枝,以木棒将茎砸扁,晾干。生境分布生于田边路旁、坡......
  • 《中药大辞典》:白花射干拼音注音Bái Huā Shè Gān别名冷水丹(《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驾尾科植物白花射干的根或全草。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坡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和山东、江苏等地。原形态白花射干,又名:搜山虎、金盏......
  • 来源唇形科青兰属植物白花岩青兰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 var. albiflorum Schischk.,以全草入药。7~8月采收,切段晒干。性味辛,凉。功能主治分散风热,凉血降压。用于感冒发热,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