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糯稻根须

    拼音注音Nuò Dào Gēn Xū别名

    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

    出处

    《本草再新》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根茎。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残茎,洗净,晒干。

    性状

    干燥的根茎及根,簇生成卵形或半圆形的团块,根茎呈圆锥形,黄棕色,极短,长至1厘米,直径3~6毫米,上端留有圆形中空的茎基,其周围有叶鞘部分,四周密生无数的须根;须根长10~15厘米,粗约1毫米,外表棕黄色或黄白色,有稀疏的纵皱纹,有时生有极微细的支根。很柔软,韧曲,断面为黄白色。具微臭,味淡。以干燥、根长、黄棕色、无茎叶者为佳。

    归经

    《本草再新》:"入肝、肺、肾三经。"

    性味

    甘,平。

    ①《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平,无毒。"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益胃生津,退虚热,止盗汗。

    ①《本草再新》:"补气化痰,滋阴壮胃,除风湿。治阴寒,安胎和血,疗冻疮、金疮。"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养胃,清肺,健脾,退虚热。"

    ③《药材资料汇编》:"止盗汗。"

    ④《药材学》:"补肺健脾,养胃津。"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

    止渴,止虚汗:糯稻根烧灰浸水饮。(《江苏植药志》)

    临床应用

    治疗马来丝虫病

    用糯稻根制成煎剂内服,每日2次。每日生药用量分为1两、2两、4两、8两、1斤、2斤等6种,疗程3~10天不等。共观察389例,治后复查微丝蚴阴转率平均在80%以上。初步认为,低剂量长疗程(每日1~2两,服10日)效果虽好,但疗程较长;高剂量短疗程(每日2斤,服3日)效果亦佳,但部分病人服药后有反应(主要为发热发冷、头痛头昏、恶心及淋巴结肿);中剂量中疗程(每日0.5~1斤,服5日)疗效既好而又无上述缺点,可作为临床应用的剂量标准。本药对成虫是否有效尚待研究,但根据服药后2~3天有18例发生手背或鼠蹊等处淋巴结肿大的反应推断,似对成虫也有一定杀灭作用。

    又用糯稻根4两煎水。每日2次分服,20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延长)。治疗乳糜尿8例,结果4例临床治愈,3例进步,1例无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别名木里仙来源榛科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tchuensis Franch.,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中南及西南各省。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健胃。主治食欲不佳。用法用量7~8钱,......
  • 别名土大黄来源蓼科川滇大黄土Rumex hastatus D. D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四川、云南。性味酸、涩、微辛,温。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润肺止咳。主治感冒,咳嗽,水肿,痰喘。用法用量0.5~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拼音注音Chuān Diān Qī Mù别名滇赤杨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川滇桤木的嫩茎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ferdinandi-coburgiiSchnei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嫩枝叶,或剥取树皮,鲜用或晒干。......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牛膝拼音注音Chuān Niú Xī别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英文名RADIX CYATHULAE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的干燥根......
  • 拼音注音Chuān Bái Bāo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白苞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hosmyrnium japonicum Miq.var. sutchuensis de Bois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