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逆阿落

    《全国中草药汇编》:逆阿落拼音注音Nì ā Luò来源

    蓼科逆阿落Polygonum periginatoris Pauls.,以入药。

    生境分布

    西藏。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涩肠止痢。主治急、慢性痢疾,肠炎。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逆阿落拼音注音Nì ā Luò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蓼科植物逆阿落。8~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阴暗潮湿林下及沟边,分布西藏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粗壮,肉质,外表皮黑褐色。茎直立,多分枝,圆柱形,紫褐色或黄褐色,被柔毛。叶互生或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渐狭或钝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柔毛,叶脉突出;叶柄极短;托叶鞘膜质。复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红褐色。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涩肠止痢。治急慢性痢疾,肠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逆阿落拼音注音Nì ā Luò出处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叉枝蓼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tortuosum D.Don [P.pe-riginatoris Pauls.

    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挖根茎,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4900m的山坡草地、河滩沙砾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等地。

    原形态

    半灌木。高30-50cm。根粗壮,木质,外表皮黑褐色。茎直立,具叉状分枝,圆柱形,紫褐色或黄褐色,被柔毛或近于无毛。叶互生或对生;叶柄极短;托叶鞘膜质偏斜;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5-4cm,宽1-2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柔毛或近无毛。花两性,花序圆锥状,顶生;花小,密集,白色;花被片5深裂,椭圆形;雄蕊8;花柱3。瘦果椭圆形,有3棱,黄褐色,有光泽,长约3mm。

    归经

    大肠经

    性味

    辛;涩;性温

    功能主治

    涩肠止痢。主痢疾;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Gǎn别名娃娃拳、麻糖果、月亮皮、葛荆麻来源椴树科扁担杆属植物扁担杆Grewia biloba G. Don,以根或全株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固精止带,祛风除湿。用于小儿疳......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种植物垂果南芥和粉绿垂果南芥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abis pendula L.2.Arabis pendula L.var.hypoglauca Franch.采收和储藏......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Ténɡ别名扁藤、大芦藤、铁带藤、过江扁龙、扁骨风、腰带藤、羊带风来源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 (Hook. f.) Gagnep.,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果来源漆树科扁果Rhus paniculata Wall.,以皮、果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皮:苦、涩,凉。果:酸、涩,凉。功能主治消炎,收敛,舒筋活血。主治扁桃腺炎,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腹泻。用法用量皮3~5钱,......
  • 拼音注音Biǎn Yīnɡ Táo别名棱果蒲桃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红果仔的叶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genia uniflora L.[Myrtus brasiliana L.; Eugenia Michelii 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