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茄蒂

    《中药大辞典》:茄蒂拼音注音Qié Dì出处

    《履巉岩本草》

    来源

    为茄科植物宿萼

    功能主治

    治肠风下血,痈疽肿毒,口疮,牙痛。

    ①《本草衍义补遗》:"治口疮。"

    ②《纲目》:"烧灰,治口齿疮匿。生切,擦癜风。"

    ③《岭南采药录》:"治发背及痈毒初起,用十四至廿一个,水、酒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掺或生擦。

    复方

    ①治肠风下血不止:茄蒂,烧存性为末,每服三钱,米饮下。(《履巉岩本萆》)

    ②治风蛀牙痛:茄蒂烧灰掺之,或加细辛末等分,日用之。(《仁存堂经验方》)

    ③治对口疮:鲜茄蒂、鲜何首乌等分煮饮。(《本草经疏》)

    ④治癜风:用茄蒂蘸硫、附末掺之。(《纲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茄蒂拼音注音Qié Dì英文名calyx of Garden Eggplant, Calyx of Eggplant出处

    出自《履巉岩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茄的宿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melongen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至亚灌木,高60-100cm。茎直立、粗壮,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南海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4.5cm;叶片卵状椭圆形,长8-18cm,宽5-11cm,先端钝尖,基部不相等,叶缘常波状浅裂,表面暗绿色,两面具星状柔毛。能孕花单生,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花萼钟形,顶端5裂,裂片披针形,具星状柔毛;花冠紫蓝色,直径约3cm,裂片三角形,长约1cm;雄蕊5,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喉部,花药黄色,分离,先端孔裂;雌蕊1,子房2室,花柱圆球形,柱头小。浆果长椭圆形、于形或长柱形,溶紫色、淡绿色或黄白色,光滑,基部有宿存萼。花期6-8月,花后结实。

    功能主治

    凉血;解毒。主肠风下血;痈肿;对口疮;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掺或生擦。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补遗》:治口疮。

    2.《本草纲目》:烧灰,治口齿疮NI。生切,擦癜风。

    3.《岭南采药录》:治发背及痈毒初起,用十四至廿一个,水、酒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ěi Xì Xīn别名烟袋锅花、细参英文名Asarum, Chinese Wild Ginger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l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 (Ma......
  • 《中国药典》:北豆根拼音注音Běi Dòu Gēn别名黄条香、黄根、汉防己、防己藤、山地瓜秧英文名RHIZOMA MENISPERMI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
  • 拼音注音Běi Fēnɡ Cǎo别名毛绣球防风、银针七、灯笼草、楼台夏枯草、白风轮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鸡草、野芝麻、猫 耳朵草、节节花、老虎花、白 骨九苏、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金线薄荷、白花草、鼠尾癀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绒草的......
  • 拼音注音Běi Yú Huánɡ Cǎo别名钻之灵、小瓠花英文名seed of Siberian Merrem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北鱼黄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 sibi......
  • 拼音注音Běi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性状本品呈圆柱状,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