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丝瓜蒂

    《中药大辞典》:丝瓜蒂拼音注音Sī Guā Dì出处

    《本草求原》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粤丝瓜瓜蒂。夏、秋季采取。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丝瓜"条。

    功能主治

    ①《学圃杂疏》:"治小儿痘。"

    ②《本草求原》:"丝瓜蒂同金针菜治一切咽喉肿痛。"

    复方

    治喉痛:丝瓜蒂(煅末)、白鹅屎(煅)、冰片。研合吹喉。(《南宁市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丝瓜蒂拼音注音Sī Guā Dì别名

    甜丝瓜蒂

    英文名Towel Gourd Base出处

    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瓜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ffa cylindrica (L.) Roem. Luffa acutangula(L.)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食用丝瓜时,收集瓜蒂,鲁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粗糙,有棱沟,有微柔毛。茎须粗壮,通常2-4枝。叶互生;叶柄粗糙,长10-12cm,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均为10-12cm,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中间较长,长8-12cm,洗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绿色,有疣点,下面浅绿以,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花序梗粗壮,长12-14cm,花梗长2cm;花萼筒钟形,被短柔毛;花冠黄色,幅状,开后直径5-9cm,裂片5,长圆形,长0.8-1.3cm,宽0.4-0.7cm,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突起的脉,雄蕊5,稀3,花丝6-8mm,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cm;花被与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15-30cm,直径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成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网状纤维,由先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毋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性味

    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定惊。主痘疮不起;咽喉肿痛;癫狂;痫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g;或入散剂。外用:研为细粉,吹喉或搐鼻。

    各家论述

    1.《学圃杂疏》:治小儿痘。

    2.《本草求原》:丝瓜蒂同金针菜治一切咽喉肿痛。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冰糖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归经入脾、肺二经。性味味甘,性平,无毒。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含化或入......
  • 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 Cǎo别名土甘草、四时茶、米碎草来源玄参科野甘草属植物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疏风止痒。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肠炎,细菌......
  • 拼音注音Bī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ynus secalinus (Gcorgi)Tzvel.[Triticum secalinum Georgi; Aneurolepidium das......
  • 拼音注音Bīnɡ Cǎo Gēn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润湿肥沃沙地、渠边、田埂、丘间低地。分布东北、河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原形态赖草,又名:厚穗......
  • 《中药大辞典》:冰草白穗拼音注音Bīnɡ Cǎo Bái Suì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带菌果穗。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淋病,带下。复方①治淋病:冰草白穗一两,水煎服。②治赤白带下:冰草白穗五钱,败酱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