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山牛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牛蒡别名

    乌苏里风毛菊

    来源

    菊科山牛蒡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以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寒,散瘀,镇痛。主治感冒头痛,关节痛,劳伤。

    用法用量

    泡酒或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山牛蒡拼音注音Shān Niú Bànɡ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乌苏里风毛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晾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原形态

    乌苏里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状茎匍匐。茎直立、被疏柔毛或几无毛。基生叶在花期生存,与下部叶同样具长叶柄;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15cm,宽5-7cm,先端长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常羽状分裂,边缘粗锯齿,上面及边缘有糙短毛,下面无毛;上部叶无柄或几无柄,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全缘或有浅齿。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和枝顶端,排成伞房状,有短梗,有条形苞叶;总苞片状筒形,长约1cm,总苞片5层,先端及边缘常紫红色,被蛛丝状毛,外层卵形,先端具短尖头,内层条形;花紫红色,长10-12mm。瘦果,长4-5mm;冠毛白色,外层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止痛。主感冒头痛;风寒湿痹;劳伤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别名鱼眼木、鹊饭树来源大戟科白饭树属植物白饭树Fluggea virosa (Roxb. ex Willd.)Baill.[F. microcarpa Bl.],以全株入药。随用随采,多鲜用。性味苦、微涩,凉。......
  •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的枝叶。生境分布生于溪旁、路边、灌木丛中。分布广西、湖南,贵州,广东、台湾等地。原形态白饭树(《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金柑藤,鱼骨菜,白鱼眼、鱼眼木、白火炭、白......
  • 《中药大辞典》:白饭树根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Gēn别名薏米蕴(《岭南采药录》),鱼眼报(《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大戟料植物白饭树的根,随时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饭树叶“条。化学成分树皮......
  • 拼音注音Bái Fàn Dòu别名云藊豆、四季豆、龙爪豆(《植物名实图考》),唐豇、隐元豆(《植物学大辞典》),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白豆、粉豆(《陆川本草》)。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豆科......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首乌拼音注音Bái Shǒu Wū别名山东何首乌、泰山何首乌来源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以块根入药。4~5月或10~11月菜块根,晒干。性味苦、甘、涩,微温。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