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水栀叶

    《中药大辞典》:水栀叶拼音注音Shuǐ Zhī Yè出处

    《中国药植志》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水栀"条。

    化学成分

    含山梨糖醇、甘露醇等多羟基醇。

    性味

    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

    消肿,理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水栀叶拼音注音Shuǐ Zhī Yè别名

    大花栀子

    英文名Leaf of Largeflower Gardenia出处

    出自《中国药植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var. grandiflora Nakai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大花栀子,常绿灌木。枝绿色,幼枝具垢状毛。叶对生或3叶轮生;具短柄;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4cm,宽2-5cm,先端渐尖或短尖,全缘,两面光滑,花大,单生于枝端或叶腋,径约7cm,花白色,极香;花萼裂片6,线状;花冠裂片广倒披针形;雄蕊6,花药线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头棒状。果实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7cm,径1-1.5cm,黄色,纵棱较高,果皮厚,花萼宿存。花期5-7月。果期8-11月。

    化学成分

    含一种醛类杀外国籍剂(rungicide),栀子甙(gardenoside),都桷子甙(genipside)。

    归经

    肝经

    性味

    涩;平

    功能主治

    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ān ( Cǎo Lǘ ) Zǐ英文名fruit of keiske Wormwood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庵(艹闾)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keiskeana Miq.采收和储藏:冬......
  • 拼音注音ān Mó Lè别名余甘子(《临海异物志》),余甘(《唐本草》),庵摩落迦果(《纲目》),望果(《中国树木分类学》),油甘子(《广州植物志》),牛甘子(《南宁市药物春》),橄揽子(《四川中药志》),喉甘子、鱼木果(《广西药植名录》)......
  • 拼音注音ān Lǘ别名庵芦(《本草经集注》),庵闾草(《千金翼方》),庵闾蒿(《广利方》),淹茼(《履巉岩本草》),覆闾(《纲目》),臭蒿(《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全草。8~9月割取全草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山......
  • 拼音注音ān Lǘ Zǐ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果实。植物形态详“庵闾“条。冬季采收。归经《纲目》:“入足厥阴经。“性味苦辛,温。①《本经》:“味苦,微寒。“②《吴普本草》:“苦,小温,无毒。“③李当之《药录》:“温。“④《本草经疏......
  • 《全国中草药汇编》:昂天莲别名仰天盅、水麻、假芙蓉来源梧桐科昂天莲Abroma angusta (L.) L. f.,以根、叶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行气散瘀,消肿。疮疖红肿:鲜根皮或鲜叶捣烂调红糖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