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水梨藤

    《中药大辞典》:水梨藤拼音注音Shuǐ Lí Ténɡ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猕猴桃科植物水梨儿藤根皮

    生境分布

    生长于半阴山腰的陡坡上。分布我国中部、西部。

    原形态

    藤状灌木。茎圆柱形,黑褐色,表面光滑。叶互生,阔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4.2厘米,先端渐尖或芒尖,基部心脏形或截形,边缘具尖锯齿,两面均无毛,上面深绿色,下面略呈紫色;叶柄长2~4.5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萼片和花瓣均为4;雄蕊多数;子房上位,花柱多数。浆果长圆形,幼时绿色,种子极多。花期6~7月。果期7月。

    性味

    性凉,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消肿。治周身肿亮,背痈红肿及肠痈绞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水梨藤拼音注音Shuǐ Lí Ténɡ英文名Root-bark of Henry Actinidia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硬齿猕猴桃及京梨猕猴桃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callosa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根皮,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000-1800m的山地林中。

    2.生于海拔700-2600m的山地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台湾、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硬齿猕猴桃 藤本,长达10m。小枝灰黄色,稀红褐色,无毛或有极少量硬毛,皮孔淡黄色;髓实心或不规则片状,橙黄色。单叶互生;叶柄长2-9cm,淡红色,无毛;叶片薄革质或纸质,卵形、阔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3cm,宽3-8.5cm,先端短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稍不对称,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侧脉5-7对,网脉在下面显着。聚伞花序腋生,具花1-7朵,无毛或具短绒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片5,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钝,两面略被短绒毛;花瓣5,淡黄白色,长倒卵形,先端圆或钝;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先端具喙;子房长圆状卵形,密被子长柔毛。浆果卵圆形,稀球形或长圆形,长2-4cm,直径2-2.5cm,幼时密被绒毛,成熟后无毛,具斑点和反折的宿存萼片。花期4-5月,果期7-9月。

    京梨猕猴桃 本变种与正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幼枝通常为灰黄色,髓部呈隔片状,淡褐色;叶片下面脉腋内有白色ji毛;浆果能常为圆柱形,长可达5cm。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归经

    肺经

    性味

    凉;涩

    功能主治

    清热;消肿;利湿;止痛。主湿热水肿;肠痈;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壁虎拼音注音Bì Hǔ别名守宫、爬壁虎、爬墙虎、蝎虎、天龙来源守宫科动物无疣壁虎Gekko subpalmatus Gunther,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东北和华东地区产一种无蹼壁虎Gek......
  • 《全国中草药汇编》:壁钱拼音注音Bì Qián别名壁茧、壁蟢窝来源壁钱科动物壁钱虫Uroctea compactilis Koch,以活个体或所结的卵囊入药。四季可采,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即得。性味咸、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用于咽......
  • 《中药大辞典》:壁钱幕拼音注音Bì Qián Mù别名壁茧(《本草拾遗》),白蟢窠(《海上方》),壁钱窠幕、白蛛窠(《纲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儿窠(《温热经纬》),壁钱茧(《陆川本草》),壁蚕茧(《药材学》)。出处《本草拾遗》......
  • 《全国中草药汇编》:宝盖草拼音注音Bǎo Gài Cǎo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来源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 L.的全草。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平。功能......
  • 拼音注音Bēnɡ Chuānɡ Yào别名山暗册、山崩砂、黄京木、山暗赤、黄金稍、白筋、白暗赤、白泡、山阴木、四大天王、山甜娘。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柏拉木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cochinchinen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