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石串莲

    拼音注音Shí Chuàn Lián别名

    小绿芨、美网石豆兰、小果上叶、石链子、石寸连、小石斛

    英文名Bulbophyllum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绿石豆兰的假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hyllum calodictyon Schlt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山地阴坡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省。

    原形态

    小绿石豆兰,附生植物。根茎匍匐,横生,多分枝,节多,节处丛生细而长的须根,上面密生假鳞茎。假鳞茎绿色,肉质肥厚,长卵状圆柱形,顶端稍窄。叶单生于假鳞茎的顶端,先端微凹或钝尖,基部楔形,全缘,中脉明显;无柄。

    归经

    肺;肝;肾经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肺痨咳嗽;气管炎;咽喉肿痛;乳痈;疮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研末,3-6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润肺止咳、消炎止痛、接骨的功能。用于肺结核、咳嗽、咳血、乳腺炎、扁桃体炎、咽炎、肺炎、扭伤、疮、疖、脓肿。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败酱拼音注音Bài Jiànɡ别名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本草》),苦菜、苦蘵(《纲目》),野苦菜(《植物名实图考》),苦猪菜(《江西中药》),苦斋公(《四川中药志》......
  • 拼音注音Bài Jiànɡ Cǎo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来源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白花败酱(苦斋)P. villosa (Thunb.) Juss......
  • 《中药大辞典》:辫子草根拼音注音Biàn Zi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的根。夏、秋采收。性味江西《草药手册》:“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通络。治黄疸,痢疾,小便淋痛,风湿痛,咯血,崩漏,白带,痔疮......
  • 拼音注音Biān Yuán Lín Gài Jué英文名Marginate Microlep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边缘鳞盖蕨的嫩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lepia hancei Prantl采收和......
  • 拼音注音Bī Xuè Léi别名鼻血雷、鼻血莲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tubiflora Dunn,以根入药。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用于胃痛;外用治毒蛇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