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石鲫

    《中药大辞典》:石鲫拼音注音Shí Jì别名

    华鲸(《鱼类分类学》),老母猪鱼、山鲫鱼(《黑龙江流域鱼类》)。

    出处

    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

    为鲤科动物华鳈

    生境分布

    分布长江和黑龙江的干、支流及附属的湖泊、河流中。

    原形态

    体稍侧扁,腹部圆。体长约15厘米。头很短,吻钝而圆,吻长略大于眼径。口下位,呈马蹄形,下颁的前缘有一层较发达的角质层。上层为弧形,下层沟中断。两鼻孔间凹陷,使吻部突出。上颌须1对,很短。下咽齿1行,齿端呈钩状,外侧1个呈圆柱形。鳞中等大,侧线鳞40~41。背鳍Ⅲ7,不分枝鳍条基部较硬,起点在腹鳍之前。臀鳍Ⅲ6。较短。体多深色,体侧有4条垂直的宽黑斑;各鳍呈黑色,其边缘为白色。

    喜栖于底层多泥沙的流水或静水的中下层。产卵期4~5月。

    性味

    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姚可成《食物本草》:"安胃和中,利小便,解热毒。腌食更佳。"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石鲫拼音注音Shí Jì别名

    山鲫鱼、老母猪鱼、花石鲫、花鱼、山鲣子

    英文名golden carp出处

    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华鳈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heilichthys sinensis Bleeker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水体的中下层,常栖息于水质澄清、底层多泥沙的流动或青止水域之中。为杂食性鱼类。

    资源分布:广布于长江和黑龙江的干支流,以及各附属的湖泊和河流。

    原形态

    华鳈,体长而侧扁。头背部隆起,腹圆无腹棱。头短,吻圆钝,微突出。口下位,略呈马蹄形。下咽齿1行,齿端呈钩状,外侧1个呈圆柱形鳃耙外侧8-9。唇稍厚,唇后沟中断,间隔较宽。口色有1对短须。鳞中等大,侧线鳞40-41。背鳍3,7,不分支鳍条基部较硬,起点在腹鳍之前。臀鳍3,6,较短。尾鳍分叉较浅。体背灰黑色,体侧灰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有4条宽而垂直的黑色斑点。各鳍黑色,其边缘为白色。

    化学成分

    全鱼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皮及鳃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如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叶黄素(lutein),梳黄质(cynthiaxanthin),隐黄质(cryptoxanthin),硅藻黄质(diatoxanthin),胡萝卜二醇(tunaxanthin),喇蛄素(astacene)。

    归经

    脾;胃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健脾胃;利小便;解热毒。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后饱胀;水肿胀满;黄疸;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50-100g。

    各家论述

    姚可成《食物本草》:安胃和中,利小便,解热毒。腌食更佳。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橙皮拼音注音Chénɡ Pí别名黄果皮、理陈皮(《滇南本草》)。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剥下的果皮,晒干或烘干。性状完整果皮呈瓣状,略似陈皮,但较厚实,厚者可达2~3毫米。外表金黄色,粗......
  • 拼音注音Chénɡ ěr别名黄木耳来源药材基源:为银耳科真菌橙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mella cinnabarina(Mont.)Pa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倒木的树皮上。资源分......
  • 拼音注音Chénɡ Huánɡ Yù Fènɡ Huā别名飞花羊、鸡母虫药英文名all-grass of Redclawed Habenaria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橙黄玉凤花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
  • 《全国中草药汇编》:檫树拼音注音Chá Shù别名枫荷桂[广东]、独脚樟、天鹅枫、梓木[江西]来源为樟科檫木属植物檫树Sassafras tzamu Hemsl. [Pseudosassafras tzamu Lecomte; P. lax......
  • 《中药大辞典》:残槁蔃拼音注音Cán Gǎo Qiánɡ别名楠木根(《南宁市药物志》),大疳根(《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潺槁树的根、根皮或树皮、叶、种子。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疏林或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