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鳝鱼骨

    《中药大辞典》:鳝鱼骨拼音注音Shàn Yú Gǔ别名

    鳝骨(《医林纂要》)。

    出处

    《本经逢原》

    来源

    为鳝科动物黄鳝骨骼

    功能主治

    ①《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

    ②《本草再新》:"治风热痘毒。"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鳝鱼骨拼音注音Shàn Yú Gǔ别名

    鳝骨

    英文名Finless eel bone, Ricefield eel bone出处

    出自《本经逢原》

    来源

    药材基源:为合鳃科动物黄鳝的血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去肉取骨,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各种小动物。

    资源分布: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态

    黄鳝,体细长,呈蛇形,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头圆,吻端尖,唇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及腭骨上部有细齿。眼小,为一薄腊所覆盖。两处鼻孔在腹陪合为一,呈“V”字形。体无鳞。无胸腹鳍,背、臀鳍退化仅留低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黑色小点,腹部灰白。

    归经

    肺经

    性味

    咸;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流火;风热痘毒;臁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烧炭研末;麻油调涂,或敷贴。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

    2.《本草再新》:治凤热痘毒。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草霜拼音注音Bǎi Cǎo Shuānɡ别名锅底灰、锅烟子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刮下或扫下,过细筛,除净杂质。性状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手捻即为细末。质轻细,似霜,随风可以飞扬,入水则漂浮而......
  • 《中药大辞典》:百药煎拼音注音Bǎi Yào Jiān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性状为灰褐色之小方块,表面间有黄白色斑点,微具香气。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肺、胃。“②《要药分剂》:“入心、肺二经。“性味酸甘,......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蕊草拼音注音Bǎi Ruǐ Cǎo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来源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辛、......
  • 《中药大辞典》:百蕊草根拼音注音Bǎi Ruǐ Cǎo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根。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下乳,亦通顺血脉,调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百蕊草根拼音注音Bǎi......
  • 拼音注音Bǎi Jiě Ténɡ别名金线风、凉粉藤、寄山龙、山豆根、青藤仔、蛤仔藤、金锁匙、独脚乌柏。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粉叶轮环藤的根或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ea hypoglauca(Schauer)Diels采收和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