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黍根

    《中药大辞典》:黍根拼音注音Shǔ Gēn出处

    《纲目》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黍米"条。

    性味

    《纲目》:"辛,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

    《纲目》:"治妊娠尿血。丹黍根、茎,煮汁服,利小便,止上喘。"

    复方

    治腹水胀满:鲜赤黍根二两,砂仁二钱。开水适量,冲炖,饭后服。(福建)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黍根拼音注音Shǔ Gēn英文名Broomcorn Millet root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禾本科植物黍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icum miliace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

    原形态

    黍,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cm,有时有分枝,节密被髭毛,节下具疣毛。叶鞘松弛,被疣基毛;叶舌长约1mm,具长约2mm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cm,宽达1.5cm,具柔毛或无毛,边缘常粗糙。圆锥花序开展或国交紧密,成熟后下垂,长约30cm,分枝具角棱,边缘具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长4-5mm;颖纸质,无毛,第1颖长为小穗的1/2-2/3,先端尖,具5-7脉,第2颖与小穗等长,通常具11脉,其脉先端渐汇合成喙状;第1外稃形似第2颖,具11-13脉,内稃薄膜质,较短小,长1.5-2mm,先端微凹。谷粒圆形或椭圆形,长约3mm,乳白色或褐色。花、果期7-10月。

    化学成分

    根中含维生素(vitamin)K1,糖(sugar),其中蔗糖(sucrose)和葡萄糖(glucose)含量低于0.1%。

    性味

    辛;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止血。主小便不利;脚气;水肿;妊娠尿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砂仁6g,开水适量,冲炖,饭后服。(《中药大辞典》)

    复方

    治腹水胀满: 鲜亦黍根二两,砂仁二钱。开水适量,冲炖,饭后服。 (福建)

    各家论述

    《纲目》:治妊娠尿血。丹黍根、茎,煮汁服,利小便,止上喘。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è Tiě Xiàn Jué别名猪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白垩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gravesii Hance[A.leveillei Christ;A.gravesii Hance v......
  • 《中国药典》:白头翁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英文名RADIX PULSATILLAE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
  •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花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花蕾。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调敷。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茎叶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 Jīnɡ Yè别名白头翁草(《圣济总录》)。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茎叶。功能主治治腰膝肢节风痛,浮肿及心脏病。①《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白婆婆纳Veronica incan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止血。主治痈疖红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白婆婆纳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