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苔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苔水花来源

    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苔水花Pilea japonica (Maxim.) Hand.-Mazz.,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渗湿利尿。用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子宫颈炎,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苔水花拼音注音Tái Shuǐ Huā别名

    日本冷水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山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japonica (Maxim.)Hand.-Mazz.[Achudemia jatonica Maxim.;A.insignisMig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600m间的山坡林下或山谷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5-25cm。茎细,无毛,直立或斜升,分枝的节部稍弯。单叶,对生,主要集中于茎顶及分枝顶端;叶柄细,比叶片短或稍长;托叶小,三角形,下部的早落;叶片菱状卵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各边具1-4粗齿;上面被疏短毛,下面无毛;主脉3条。花单性,雌雄同株,雌雄花混生,聚伞花序腋生;雄花的花被片4;雄蕊4,与花被片对生;雌花花被片5,稍等长,宽披针形;退化雄蕊5,鳞片状,与花被片对生;子房卵形,柱头画笔状。瘦果卵形。略成双凸镜状,表面光滑无斑点,超出宿存的花被片。花期7-8月,果期8-9月。

    性味

    甘;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止血。主小便淋痛;尿血;喉痛;乳蛾;小儿胎毒;丹毒;赤白带下;阴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鲜品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ì Tónɡ Huā别名鹦哥花(《天中记》)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金疮,止血。“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敷。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药大辞典》:刺梨拼音注音Cì Lí别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生境分布生长于中山及低山地区的沟旁、路边或灌木林旁。分布江苏、湖北、四川、......
  • 《中药大辞典》:刺梨叶拼音注音Cì Lí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叶片。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小儿热疮,捣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调敷。亦可煎服。“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
  • 拼音注音Cì Lí Zǐ别名文光果、刺槟榔果、木梨子、缫丝花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以根及果入药。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晒干或鲜用。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根:消食健脾,收敛止泻。用于食积腹胀,痢......
  •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拼音注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茎均含鞣质。四川产的根皮含鞣质。又含维生素B-2.4%,维生素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