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乌鸦翅羽

    《中药大辞典》:乌鸦翅羽拼音注音Wū Yā Chì Yǔ别名

    鸦翅(《丹溪心法》)。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翅羽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乌鸦"条。

    功能主治

    活血去瘀。治跌扑瘀血,破伤风。

    ①《丹溪心法》:"破伤风,血疑心,烧灰存性,研细,酒调一钱。"

    ②《纲目》:"治针刺入肉,以三、五枚,炙焦,研末醋调败之。又治痘疮不出复入。"

    ③《东医宝鉴》:"破瘀血,烧灰用。"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研末入丸、散.外用:炙焦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从高堕下,瘀血枨心,面青短气者:以乌翅羽七枚,以右翅者最良,烧末酒服之,当吐血。(《肘后方》)

    ②治痘疮复陷:取老鸦左翅,烧灰,用豮猪血和丸芡子大,每服一丸,以豮猪尾血同温水化服。(《痘疹论》)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乌鸦翅羽拼音注音Wū Yā Chì Yǔ别名

    鸦翅

    英文名Crow wing-feather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的翅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vus macrorhynchus Wagler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拔取翅羽。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山区或平原,常见于田野屋旁、沙滩等地活动。性好结群。鸣声粗厉而单调。杂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4月末至6月末产卵。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原形态

    大嘴乌鸦,全体纯黑,上体除头顶、后颈侧外,多少渲染有绿色亮辉;喉沾深蓝辉,翼下及尾下覆羽中有些羽尖带蓝或绿辉。虹膜黑褐色;嘴及脚、爪等均黑色。

    归经

    肝经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活血去瘀。主跌扑瘀血;破伤风;痘疮倒陷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研末,入丸、散。外用:适量,焙研调敷。

    各家论述

    1.《丹溪心法》:破伤风,血凝心,烧灰存性,研细,酒调一钱。

    2.《纲目》:治针刺入肉,以三、五枚,炙焦,研末醋调敷之。又治痘疮不出复入。

    3.《东医宝鉴》:破瘀血,烧灰用。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Kòu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滑叶山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piniatonkinensisGagnep.采收和储藏:果实将熟时采收,烘干或阴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路边和草丛等潮湿之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广......
  • 《中国药典》:白薇拼音注音Bái Wēi别名白马尾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薯莨拼音注音Bái Shǔ Lànɡ别名山仆薯、板薯、那亚、榜花薯、叶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ida Dennst.,以块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甘,......
  • 《中药大辞典》:白藤拼音注音Bái Ténɡ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河边阴湿地。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攀援状落......
  • 拼音注音Bái Pāo别名白泡儿、白草莓、白蒲草来源蔷薇科白藨Fragaria nilgeerensis Schlec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续筋接骨。治风热咳嗽,百日咳,口腔溃疡,血尿,泌尿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