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无患子叶

    《中药大辞典》:无患子叶拼音注音Wú Huàn Zǐ Yè出处

    《本草求原》

    来源

    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嫩枝叶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

    功能主治

    ①《广西中药志》:"内服并外敷,治蛇伤。"

    ②《岭南草药志》:"治百日咳,无患树苗二钱,煎水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无患子叶拼音注音Wú Huàn Zǐ Yè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Soapberry出处

    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地区。各地寺庙、庭园和树边常见栽培。

    原形态

    无患子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多米。嫩枝绿色,无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25-45cm或更长,叶轴上面两侧有直槽;小叶5-8对,通常近对生,小叶柄长约0.5cm;叶片薄纸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稍呈镰形,长7-15cm或更长,宽2-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腹面有光泽,两面无毛或背面被微柔毛。花序顶生,圆锥形;花小,辐射对称;萼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大的长约0.2cm,外面基部被疏柔毛;花瓣5,披针形,有长爪,长约0.25cm,外面基部被长柔毛或近无毛,鳞片2个,小耳状;花盘碟状,无毛;雄蕊8,伸出,花丝中部以下密被长柔毛;子房无毛。核果肉质,果的发育分果爿近球形,直径2-2.5cm,橙黄色,干时变黑。种子球形,黑色,坚硬。花期春季,果期夏秋。

    化学成分

    含无患子皂甙A、芹菜素、山柰酚、芸香甙、维生素C等。

    归经

    心;肺经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解毒;镇咳。主毒蛇咬伤;百日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广西中药志》:内服并外敷,治蛇伤。

    2.《岭南草药志》:治百日咳,无患树苗二钱,煎水服。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别名绿南星、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莲、蛇芋头来源天南星科刺柄南星Arisaema asperatum N. E. Brown,以块茎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功能主治有毒。祛痰止咳,镇痛。并治劳伤,痈疽。用法用量外敷治痈疽。摘录《全......
  • 拼音注音Cì Bǐnɡ Lián Zuò Jué别名刺柄观音座莲英文名Wall Angiopteris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刺柄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muralis c......
  • 拼音注音Cì Bǎi别名山刺柏、刺柏树、短柏木来源柏科刺柏Juniperus taiwaniana Hayata, epith mut.,以根入药。生境分布陕西、甘肃、山西、福建、江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主治麻疹,身热不退。用法用量4~5......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栗子拼音注音Cì Lì Zi别名细梗蔷薇来源蔷薇科刺栗子Rosa graciliflora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性味甘、酸、微涩,平。功能主治止痢消肿。主治痢疾,痔疮。用法用量3~5......
  • 《中药大辞典》:刺桐叶拼音注音Cì Tó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蛔虫症。用法用量研末开水冲服,0.8~1钱。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刺桐叶拼音注音Cì Tónɡ Yè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