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悬钩根

    拼音注音Xuán Gōu Gēn别名

    木莓根(《乾坤生意》),三月藨根(《草木便方》)。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根皮。夏、秋采挖,洗净或剥取根皮,晒干。

    生境分布

    产于四川、陕西。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悬钩子"条。

    性状

    干燥的根长约50~90厘米,粗约2~3厘米,皮厚约3~6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黄色。质坚硬。断面白色,有菊花纹。

    性味

    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②《草木便方》:"苦涩,平。"

    注意

    《四川中药志》:"体虚湿热郁滞者及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治吐血,痔血,血崩,带下,泻、痢,遗精,腰痛,疟疾。

    ①《本草拾遗》:"根皮:主子死腹中不下,破血杀虫毒,卒下血,妇人赤带下,久患痢,不问赤白脓血,腹痛,并浓煮服之。"

    ②《草木便方》:"根:固精。"

    ③《四川中药志》:"治吐血,痔出血,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止遗精,疗虫牙痛及肾亏劳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

    复方

    ①治血崩不止:木莓根四两,酒一碗。煎七分,空心温服。(《乾坤生意》)

    ②治小儿麻疹后续发脓痂疹或湿疹:三月藨根半斤,和猪腿胫骨炖服。(《重庆草药》)

    ③治感冒:鲜山莓根七钱至一两,水煎服。

    ④治泄泻、久痢:鲜山莓根七钱至一两,水煎服。

    ⑤治腰痛:干山莓根一两,肖梵天花根一两,水煎服。(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⑥治疟疾:山莓根皮一至三钱,煮鸡蛋三个,发病前一小时吃蛋喝汤。(《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Sān Bǎi Bànɡ别名红三百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秋季采集。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间。分布于云南等地。原形态宿根直立草本,高约15厘米。根长圆锥形。基生叶有长柄,淡绿色微带红晕,叶片阔心形......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九股牛别名牛角七、蜜油参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丛林楤木Aralia dumetorum Hand.-Mazz.,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微甘,平。功能主治托毒外出,补中益气。用于淋巴腺炎,疖,痈,慢性化......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乳菇别名辣味乳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白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 (L. ex Fr.) Gray,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四川......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别名山萝卜出处本品始载于《滇南本草》,云:“白云瓜,味甘甜,无毒。生金沙江边有水处。梗甚硬。绿青淡黑叶。开紫花。根下结瓜,生食令人不饥。“据《滇南本草》整理组考订,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hurch.et Gagnep.)R.c.fan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叶,洗净,晒干。原形态蓝花土瓜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