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蜥蜴

    《全国中草药汇编》:蜥蜴拼音注音Xī Yì别名

    麻蛇子、马蛇子、马舌子、丽纹麻蜥

    来源

    蜥蜴科动物麻蜥Eremias argus Peters,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后晒干或烘干。有的地方在捕捉后,用白酒喷,死后,置通风处阴干。

    性味

    咸,寒。

    功能主治

    化痰散结,利尿。用于癫痫,小便不利,气郁结滞;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疮毒。

    用法用量

    0.5~1钱(或1个),焙干研粉服;外用适量,焙干研粉香油调敷。

    备注

    (1)同属动物山麻蜥(华北麻蜥)Eremias brenchleyi Guenther与前种极相似,亦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蜥蜴拼音注音Xī Yì别名

    马蛇子、麻蛇子(《吉林中草药》)。

    出处

    《吉林中草药》

    来源

    为蜥蝎科动物丽斑麻蜥全体。夏、秋季捕捉,捏死,以铁丝穿头,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栖息于干燥砂地、山坡及平原地带麦田附近。分布我国东北及甘肃、河北、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等地。

    原形态

    全长约13厘米。背面棕绿色,由前至后共有明显的六排浅色圆形眼斑,成方格状排列;腹面色浅,无斑。头部三角形,吻长较眼耳间距短;鼻孔一对,周围有鳞2片;下颏鳞四对。背部鳞细小。腹面鳞光滑,成横形排列。四肢发达,各有5趾。尾长,其鳞片排成环状。

    功能主治

    消瘿散瘰。治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个。外用:研末调敷,适量。

    复方

    ①治淋巴结结核:马蛇子一个,焙干研面,鸡蛋三个。一端开小孔.将马蛇子面分三份,分别装入蛋内,用纸封固,放炭火上烧焦,研细面,香油调敷患处。(《东北动物药》)

    ②治羊病风:蜥蜴一个。用瓦焙干,研细末。黄酒冲服,日服一次。(《吉林中草药》)

    ③治小便不通:蜥蝎三个,蝼蛄七个(去头)。捣成泥状,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以马蛇子焙干存性,研粉装胶囊内服,每次0.6~0.9克,每日1次。临床观察488例,显效75例(15.5%),好转263例(59.5%),总有效率为75%。实践中发现,对痰多患者疗效较好,无痰病人疗效不佳。因此,又对131例痰多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显效34例(25.6%),好转79例(60%),总有效率为85.6%。其后又发现对辨证属于痰热者疗效不好,甚至可使病情加重。为此,又进一步选择寒痰型和湿痰型患者40例进行观察,结果显效19例(47.5%),好转14例(35%),总有效率为82.5%。副作用:部分病例有口干舌燥等反应。根据药物效果及其反应,作者认为,蜥蜴药性似属"温"性;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痰液的分泌,因为患者服药后不是使痰变稀容易咯出,而是痰量自觉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对咳、喘疗效不明显。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别名刺芹儿、山萝卜根、黑老鸦头、和尚头、山萝卜、川断、滋油菜、川萝卜根、鼓锤草。英文名Dipsaci Radix来源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Y.Cheng et T.M. Ai.的根。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芎拼音注音Chuān Xiōnɡ别名芎藭、小叶川芎英文名RHIZOMA CHUANXIONG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或Ligusticum wallichii F......
  • 拼音注音Chuān Méi别名大乌泡、乌泡来源蔷薇科川莓Rubus setchuenensis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性味酸、咸,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呕,活血。主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口有腥气,瘰......
  • 拼音注音Chuān Xī Xiǎo Huánɡ Jú别名鞑新菊来源菊科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Chrysanthemum tatsienense Bur. et F......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谷根别名尿珠子根、五谷子根、数珠子根、打碗子根、野薏米根来源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川谷Coix lachrymajobi 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收根部,晒干。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杀虫。用于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