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西瓜子仁

    《中药大辞典》:西瓜子仁拼音注音Xī Guā Zǐ Rén出处

    《纲目》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种仁。夏季食用西瓜时,收集瓜子,洗净晒干,去壳取仁用。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西瓜"条。

    药理作用

    西瓜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2、戊聚糖、淀粉、粗纤维、α-氨基-β-(吡唑基-N)丙酸。又含尿素酶、α-半乳糖甙酶、β-半乳糖甙酶和蔗糖酶。还含一种皂甙样成分名Cucurbocitrin,有降压作用,并能缓解急性膀胱炎之症状。

    性味

    甘,平。

    ①《纲目》:"甘,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温。"

    ③《医林纂要》:"甘,平。"

    功能主治

    ①《纲目》:"清肺润肠,和中止渴。"

    ②《随息居饮食谱》:"生食化痰涤垢,下气清营;一味浓煎,治吐血,久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生食或炒熟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西瓜子仁拼音注音Xī Guā Zǐ Rén英文名Watemelon seed kernel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llus lanatus (Thunb.)Matsum. Et Nakai

    采收和储藏:夏季食用西瓜时,收集瓜子,洗净晒干,去壳取仁用。

    原形态

    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有明显的棱沟。卷须2歧,cm;叶片三角状卵形、广卵形,长8-20cm,宽5-18cm,3深裂或近3全裂,中间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再作不规则羽状分裂,两面均为淡绿色,边缘波状或具疏齿。雌雄同株,雄花,雌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直径2-2.5cm,花梗细,被长柔毛;花萼合生成广钟形,被长毛,先端5裂,裂征窄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合生成漏状状,外面绿色,被长柔毛,上部5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先端钝,雄蕊5,其中4枚成对合生,1枚分离,花丝粗短;雌花较雄花大,花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卵形,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花柱短,柱头5浅裂,瓠果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径约30cm,表面绿以、渚绿色,多具深浅相间的条纹。种子多数,扁形,略呈卵形,黑色、红色、白色或黄色、或有斑纹,两面平滑,基部印圆,经常边缘稍拱起。花、果期夏季。

    归经

    归肺;大肠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和中润肠。主便久嗽;咯血;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生食或炒熟。

    各家论述

    1.《本草撮要》:治吐血,肠风下血。

    2.《本经逢原》:西瓜,甘寒降泄,子仁甘温性升,开豁痰涎,是其本性。世人咸谓瓜子生痰,安有甫入口而便变痰涎之理。按《相感志》云,食西瓜后食其子,即不噫瓜气,其温散之力可知。《纲目》言其主治与甜瓜仁同,岂甜瓜仁亦为生痰之物耶。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o Yè Jí Dòu来源豆科薄叶棘豆Oxytropis leptophylla (Pall.)DC.,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秃疮,瘰疬。用法用量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
  • 拼音注音Báo Yè Huánɡ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薄叶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regeliana Nakai var.ikonnikovii(Juz.)G.Y.Wu et H.W.Li[S.ik......
  • 拼音注音Báo Zhù Cǎo别名水泽兰、冷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薄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rtera sinensis Hems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或河旁岩石上。资源......
  • 《中国药典》:薄荷拼音注音Bò He英文名HERBA MENTHAE来源本品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性状本品茎呈方柱......
  • 《中药大辞典》:薄荷油拼音注音Bò He Yóu出处《重庆堂随笔》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薄荷香气,带辛辣而清凉,有强烈的窜透性。在温度较低时有大量的无色晶体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