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香石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石藤拼音注音Xiānɡ Shí Ténɡ别名

    小密细藤、小血藤

    来源

    木兰科香石藤Schisandra lancifolia (Rehd. et Wils.)A. C. Smith [S. sphenanthera var. lancifolia Rehd. et Wils.],以全株、果入药。

    生境分布

    四川、云南。

    性味

    全株:微苦、涩,温。

    果:酸、咸,温。

    功能主治

    全株:祛痰消肿,止血。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叶外用治创伤出血。

    果:补肾益志。治神经衰弱。

    用法用量

    根皮0.5~1两,浸酒服;果2~3钱;外用适量,全株捣烂,开水加酒调敷患处,叶研粉撒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香石藤拼音注音Xiānɡ Shí Ténɡ别名

    小密细藤、满山香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全株。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于山间疏林或灌木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态

    攀援藤本,长约5米。长枝上的叶互生,短枝上的叶簇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9厘米,宽3~6厘米,边缘具疏锯齿。花单生叶腋,黄绿色。浆果红色。

    本植物的果实(香石藤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

    微苦涩,温。

    功能主治

    止血接骨,祛瘀消肿。

    复方

    ①治跌打损伤,骨折:香石藤适量,捣烂,开水调,酒引,外敷患处;另用香石藤根皮五钱至一两,泡酒内服。

    ②治外伤出血:香石藤叶研末撒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香石藤拼音注音Xiānɡ Shí Ténɡ别名

    小密细藤、满山香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茎藤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lancifolia(Rehd.et.Wils)A.C.Smith[S.sphenantheraRehd,etWils.var.lanci-folia Rehd.et.Wil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1500-2400m的杂木林间及岩坡、林缘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原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茎较纤细,小枝圆柱形。叶互生;叶柄长约1cm,叶柄边缘具极狭的翅,有时呈啮状下延至枝上;叶片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10cm,宽1-3cm,先端渐狭或突尖,基部渐窄,边缘具不明显的细齿或下部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雌雄异株;花小,直径不及1cm;花被6-8片,外轮淡黄色绿色至黄色,内轮橙黄色或黄色带红晕;雄蕊10-16,着生于倒卵状的花托上;雌蕊有心皮16-21。聚合果序长4-6cm;小浆果球形,红色;内有1-2枚椭圆形扁平的种子,种皮部分平滑,部分有不明显珠稀疏条粒状突起。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性味

    微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

    用法用量

    外用: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1.治跌打损伤,骨折:香石藤适量,捣烂,开水调,酒引,外敷患处;或用香石藤根皮五钱至一两,泡酒内服。2.治外伤出血:香石藤叶研末撒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ànɡ Lán Huā别名蚌花、紫万年青花、荷包兰、蚌兰衣、菱角花、红蚌兰花、州部队英文名Oyster Rhoeo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eo discolor(L......
  • 拼音注音Bànɡ Ké Cǎo别名咳嗽草、大铁树把、半灌木千斤拔来源豆科蚌壳草Moghania fruticulosa (Wall. ex Call.) Wang et Tang,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性味微苦、甘,凉。功能主......
  • 《中药大辞典》:蚌壳草根拼音注音Bànɡ Ké Cǎo Gēn别名咳嗽草、大铁扫把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的根。秋、冬采。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区半山坡灌木林中。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半灌木,幼枝被毛。单......
  • 《中药大辞典》:蚌泪拼音注音Bànɡ Lèi别名活蚌水(《本经逢原》),蚌清水(《泉州本草》)。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蚌类的体内分泌液。功能主治清热,明目,解毒。治消渴,赤眼,烫伤。①《日华子本草》:......
  • 《中药大辞典》:蚌粉拼音注音Bànɡ Fěn别名蚌蛤灰(《千金方》),蜃灰(《纲目》),蚌壳粉(《本草述》),蚌壳灰(《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贝壳制成的粉。取蚌壳洗净,刮去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