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原羚角

    拼音注音Yuán Línɡ Jiǎo别名

    小羚羊、西藏黄羊、西藏原羚、普氏原羚、滩黄羊

    英文名Chamois angle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原羚、普氏原羚的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rocapra Picticaudata Hodgson2.Procapra przewalskii Buchner

    采收和储藏:四季猎捕,取角,镑丝即成。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栖息于高原地区荒漠草原地带。

    2.栖息于较平缓的草原地区,一般不上山坡。

    资源分布:1.分布于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2.分布于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态

    1.原羚,体形小于黄羊,体长一般在1.1m以下。耳短而尖。四肢短小,蹄也小,尾极短。雄兽有角,角细长,由头部升起,弯向后方,略呈侧扁形;除尖端外均有环棱。角后有腺体1对。全身被棕灰色的毛,腹面白色。臀部有明显的大白斑,其周围为锈棕色。尾黑色与锈棕色相混。

    2.普氏原羚,外形似黄羊,体长约1m,界于黄羊与原羚之间。体色亦与黄羊、原羚相仿,唯其独特之处是一对角尖明显地往内侧钩曲,不同于黄羊及原羚。

    性状

    原羚角细长,略呈侧扁形。角上除尖端部分外,均长有环棱,棱多而窄,横棱且深。

    归经

    心;肝经

    性味

    味咸;苦;性平

    功能主治

    涩肠止泻。主久泻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g。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之功能。主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温热病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掌草别名千灵丹来源兰科兜兰属植物同色兜兰Paphiopedilum concolor Tang et Wa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风止痛。用于肺结核,支气管炎,......
  • 《中药大辞典》:巴旦杏仁拼音注音Bā Dàn Xìnɡ Rén别名八担仁(《饮膳正要》),巴达杏仁(《本草通玄》),叭哒杏仁(《要药分剂》)。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巴旦杏的干燥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晒干。生境分......
  • 拼音注音Bā Máo Guǒ别名牛草果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虫瘿全年均可采集。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草地。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安徽、江苏等地。原形态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 多年生草本,高2~4米。......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茅根别名大茅根来源禾本科芒属植物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Maxim.) Benth., et Hook. f.,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活血。用于妇女干血......
  • 《中国药典》:巴豆拼音注音Bā Dòu别名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英文名FRUCTUS CROTONIS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根及叶亦供药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